更彈性、無邊界、更自主、重實作 大學進化「被創新」

2017年12月的一個週末,來自全台各地的校長、副校長、教授聚集清華大學,這是「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劃」第八場的跨校共學,主題包括從國際趨勢看下一個高教十年、新型學院的運作模式與挑戰、自主學習中的教師定位與師生關係。現場討論熱烈,讓人感受到大學正在進化中!

培育人才,是大學的價值之一。談創新,是大學常見的課程。其實,大學也正在「被創新」!

美國史丹佛大學曾提出未來願景,2100年史丹佛大學將不再區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學制,也不再以固定的學期週數為單位,而是每個學生有自己的學習速度、彈性學習。

因此,未來的學生不會再說「我大學學什麼、主修與副修是什麼」,不再是「我知道什麼」,而是「我如何運用所學」。

為了找出未來學習型態、教學模式和學校體制,一波「學習生態系統的創新」,成為當今大學的新常態。

2015年教育部就成立專責辦公室,推動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督促大學主動找出答案。讓大學人才培育的觀點從「知識習得」(acquisition),擴展到「社群參與」(participation)和「知識創造」(creation)。

計畫涵蓋面很廣,如建立彈性、開放且具特色的大學體制和學習環境;串聯校內外知識社群,累積並發揮學校創新動能;培養學生面對未知、自主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學變了嗎?改變了什麼?《遠見》整理出四大特色現象。



趨勢1 修課更彈性

大學進化第一步,從許多學校改造修課模式說起。週六午後來到台北科大校園,見到好幾組學生操作著空拍機,在校園內穿梭、拍攝校景,準備完成他們的作業。有別於傳統開課方式,必須在每週週間一個固定時段上兩個小時,為期18週、一學期的課,才算結束。這門「微電影入門與實作」,選在週六開課。從上午8時30分到下午6時30分,連續兩個週六,修滿18小時,就算完成課程。

授課教師、北科大光大創創學院張家銘說明,這是該校的「微學分」之一。開課頻率突破以「學期」為單位的框架,採用「微學分」概念,不需要每週在固定時段上課,而是彈性開在晚上或假日,做到「隨開、隨選、隨上」,不必擔心跟一般系所的課程表衝堂。

北科大也推出「沃課SHOP」平台,這個雙向開課管道,讓學生可以在平台上提案想要學什麼課程,只要有20位學生附議,校方就會籌備開課。老師也能提出想開的課程,達到附議門檻就能開課。

近期「沃課SHOP」平台上,由學生提案,成功開課的案例,像是微型創業x集資平台創客松、微電影入門與實作、金工時尚設計實作等,超過200位人次修課。

大學的角色多元,已不只是傳遞知識,培養在地所需人才,還要成為社區知識中心,強化與地方連結,協助振興社區,解決地方問題。

台北科大研發長蘇昭瑾舉例,北科大校友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讀的是電子科,學生時期常到光華商場的良興電子材料行去買零件、做組裝。當時的科主任王瑞材便和老闆溝通,願意用系上費用幫忙學生支付材料費,讓當年的童子賢可以無後顧之憂的盡情學習研究。

「光華商場就是他的大教室,」蘇昭瑾說,北科大本來就是一所沒有校牆的學校,更應該開放讓學生學習場域走向外界。

北科大建立的「光大創創學院」機制,光,指的是光華商場;大,則是大稻埕,以學校所在地的周圍出發,先以這兩處為示範場域,融合電資學院和人社學院課程,未來將再擴散到其他學院。

趨勢2 教室無邊界

不少學校也開始推動「無邊界大學」計畫,希望打破學習圍牆。場域無邊界,是大學變革的第二大重點。

台大無邊界大學計畫主持者、台大社會系主任林國明說,關鍵是要創造跟以前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他說,以前課程是學科導向,多由老師界定這門學科應該學什麼,現在是問題導向,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應該學會什麼?

試想未來20、30年,台北市會面臨的挑戰,例如交通、人口、醫療等問題,從中延伸應培養學生哪些能力?這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

台大因應教育部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劃,推動「無邊界大學」,集合6學院18系,邀集38位老師共同發想,以大學所在的都市空間為基礎,思考如何解決台北未來30年可能遭遇的問題,從都市治理、科技社會、健康生活、空間文化,透過不同議題來規劃課程內容。

其中就需要跨領域的專業。例如一門「暖科技」課程,乍看名稱不太能理解要教什麼。2018年1月初剛舉辦課程成果展,兩組9位修課學生,以共融式公園為主題,規劃出可以讓身心障礙孩童也能使用的公園遊具。頗有「全能公園改造王」的味道。

溜滑梯、盪鞦韆,是公園裡十分常見的設施,在開放空間裡,看似人人都能使用,但仔細觀察遊具的設計,往往忽略行動不方便、身心障礙孩童的需求。台大「暖科技」課程師生,就決定以打造共融式公園為主題,改造千篇一律的「罐頭公園」。

第一組來自台大、台科大、師大三校的四位學生,規劃出作品「大薯哥的迷宮競技場」,加入迷宮、樹屋、競技場的元素。

以迷宮設計來說,六角形的隔板可拆卸,隔一段時間就能有不同迷宮路線,小朋友不會玩膩,而且坐著輪椅的小朋友也能在迷宮裡轉彎。活力旺盛的孩童喜歡攀爬,不同角落也設計有攀岩、爬網、爬架和滑梯,玩法很多。考慮到身心障礙孩童的移動不便,遊具間也會安裝升降梯。

第二組的五位修課成員,來自電機、工業設計、日文、職能治療等不同科系,從大一到博士班學生都有。作品「城市中的軟寶石」,設計出來的遊具,對於自閉症、肢體障礙、視聽障礙的孩童各有巧思。例如鞦韆的設計就很特別,讓雙手無力抓鞦韆繩子的腦性麻痺孩童,不必緊握繩子也能安心玩。其他還有適合稚齡兒童的緩坡溜滑梯,讓自閉症孩童有安全感的洞穴等。

師資也很「共融」。授課教師之一、機械系教授詹魁元,先和城鄉所教授張聖琳共同開課,之後又把健康所助理教授張心潔拉進來。對老師來說,也是新嘗試。張聖琳透露,彼此連語言、做事步調、思考模式都有別,也是另類收穫。

大學不能只教理論,學生所學應要能用在實際社會場域。台大一門「都市治理和社區參與」,把課程和社區做結合,讓學生到安東市場實地探訪,了解市場改建後人潮減少的原因,如何恢復人氣。有社區里長提案要提增加老人活動空間,學生也一起加入討論、發想。

配合台北市政府的「參與式預算」政策,在12區舉辦住民大會提案機制,讓市民提出政策建議。台大的無邊界大學計畫,則把課程融入參與式預算,讓學生加入住民的提案工作坊,把提案內容精緻化、具體化,公開展覽後,再放上市府i-Voting系統投票,最後若通過就會變成正式政策推行。

「學生的貢獻,若能化成實際可行的政策,也可豐富教學內容,」林國明說,這是大學跟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

趨勢3 學生更自主

「未來學習」第三大重點則是落實學生自主學習。以台北醫學大學行動學習學院為例,這是一個虛擬的行動學習學院,不用等老師開課,學生可自行設定主題、規劃具體方案、撰寫學習計畫書,自我學習。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張錫輝解釋,學生申請自主學習時,學校會依據他的學習計畫書,確定可通過執行,當學生成果展示後,老師會再進行第二次評核,才能得到學分。

「非常適合有想法的學生,」北醫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曾美芳說,至106學年度,已有約30位學生參與自主學習方案;規模不大,卻很創新。

學生自主學習,不等於老師更輕鬆,很多時間幾乎是一對一指導。曾美芳不諱言,過程中老師輔導的角色反而更吃重,負擔不比以往小,當看到期末成果發表的那一刻,學生散發出的學習熱度,老師的辛苦都值得了。

趨勢4 教學重實作

大學教學的未來趨勢,不能不提愈來愈多的「實作課」。尤其需要實作的設計領域,最為熱門。

中國科大規畫與設計學院院長林珮淳說,因應數位多媒體娛樂服務,內容產業的興起,設計科系愈來愈受到學生歡迎。

中國科大的規畫與設計學院之中,設有「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影視設計系」「互動娛樂設計系」。目標是培育數位遊戲企劃創意、科技互動藝術設計、視覺設計、行銷及專案管理人才。

走訪系所的專業教室,正有學生在錄音室上課,學生分組練習錄製有聲書,有人負責念旁白、有人隨著故事劇情製造音效。另一層樓還有專業的後製音效與調光儀器。

學校大力設備投資,連動作捕捉、動畫影音製播等高階設施都看得到,多家廠牌的VR眼鏡也一應俱全。

該系學生創作的3D VR影片《搖鈴》,奪下2017年全國實務專題競賽動漫互動多媒體群第一名。學生作品深獲肯定,幾乎還沒畢業就有企業表達聘用意願,找工作完全沒問題。

這一系列的大學進化潮,所有創新改革都是為了幫助大學生迎戰未來。學習方式百百種,四年大學生涯,能帶走多少,端看自己的努力!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大學特刊;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大學特刊:https://goo.gl/cwJL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