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新同盟 - 破繭而出的驚喜 國台交水藍的C調樂章

節目:水藍的C 調樂章 2011/07/08(五)台北國家音樂廳
指揮:水藍
大提琴:王健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

曲目:
貝多芬: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作品21
海頓:C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
布拉姆斯: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作品68

這場音樂會是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歷經內部波蕩,新團長上任後,首次北上演出,也是水藍擔任藝術顧問後,樂團實施樂季制的開場秀。普通音樂會安排的曲目,大多在數月前已敲定,然而這場音樂會的內容,巧合間開啟樂團全新出發的樂章,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海頓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全部以一起始,如同邁入新的開端。

聆聽一場音樂會有很多層次,分析樂團風格、聆聽詮釋方法、剖析藝術水準、感受樂團活力等,其中樂團活力,雖然是最不涉及技術的部分,卻是一場演出精不精采的重要因素,活力能讓音樂充滿生命,活力能夠帶動觀眾情緒,活力還有遮瑕功能,這場音樂會在水藍「手舞足蹈」的帶動下,從逆境中破繭而出的國台交做到了!

國台交過去幾年,因為沒有首席指揮,大部份的演出由客席指揮連番上陣,客席意指「過客」,安排的曲目多符合自我口味,缺乏謹慎系統性的思考,樂團對各樂派、作曲家的接觸猶如蜻蜓點水,缺乏整體訓練。水藍出任藝術顧問首樂季,為樂團安排一趟貝多芬巡禮,演出全本九首交響曲,首場音樂會以第一號開場。

貝多芬被視為訓練樂團合作、音準、掌握風格最好的教材,國台交在水藍指揮下, 第一號交響曲走的是「復古」路線,著重樂曲的流動性,突顯室內樂般的對話,追求的是符合貝多芬時代的速度感(普通比當下詮釋來得快),而非以現代交響樂團大編制的角度,將樂曲妝點得更為壯麗或更具音響效果。

相較於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仍處於風格摸索的階段,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雖名為一號,已是成熟作品,結構紮實、戲劇性強烈,樂章間高潮起伏,是首讓樂團有充足表現的曲目。國台交的成員,不乏好手,這場演出,全團拉緊發條,就算有些微閃失,也馬上回到戰鬥位置,在樂曲行進間,團員們散發著一股熱情和野心,雖然這是一種抽象的感受,通常不是拿來評估藝術的標準,但是如此舞台上的即時火花,散發出的迷人光彩,讓音樂是活的,而非只是照本宣科,把音符交待完成的死音樂。

大提琴家王健與水藍原為舊識,王健的演出總是情感豐富,任何樂曲到他手中都拉得出深度,水藍具有魔術師的能耐,他所揉捏的音樂色彩令人目眩,他的詮釋在奔放和嚴肅間皆無保留,兩者的搭配,在海頓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中,產生水火交融的效果,也讓海頓這首乍聽之下表面甚為輕鬆的作品,既能薄得透亮也能厚得深刻。


(更多精彩內容,請閱《MUZIK古典樂刊》2011 No.56八月號)
MUZIK古典樂刊服務專線 02-25775860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25775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995555 謬斯客國際有限公司
3.網路訂閱:PCHOME線上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MUZIK古典樂刊官網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
5.電子雜誌:遠通KOOBE、摩客資訊、多讀網、MAG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