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看熱鬧也看門道〉之五 野鳥的故事從一粒蛋開始

禽鳥哺雛育子,一切的辛苦與忙碌,可以說-就從一粒「蛋」開始

野地裏的鳥兒短短的一生,一言以蔽之,若非不斷「覓食求生」,就是按時「下蛋育雛」這兩樁大事。
禽鳥求生,從掙破蛋殼那一剎那就開始奮鬥不懈。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說鳥兒哺雛育子,一切的辛苦與忙碌,就從一粒「蛋」─或是說從如何下蛋、在哪裏下蛋開始。
廣義來說,禽鳥下蛋的地方,一般就稱做「巢」,不管結構簡單抑或複雜,都是將來顧養孩子的「搖籃」。巢在哪裏,蛋就下在哪裏。雖然有些鳥只向別人借用,自己並不築巢;有的則乾脆直接下在光禿禿的地面或岩塊上,什麼也沒有;當然,也有的鳥種專門蓄意把自己的蛋下在別人巢中,既不用築巢孵蛋,也不用餵哺幼雛,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大自然裏,大大小小的禽鳥,有的巢做在樹上,有的在地面,也有的在地洞裏。各式各樣,不一而足。然而無論如何的「選擇」,大家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是有些道理我們目前還不全然明白。
禽鳥選擇巢位,可以說「極其用心」,既非「隨機」亦非「隨緣」。大部分的鳥兒每年都需要重築新巢,即使撿現成不必自己動手,也是要花力氣重新覓尋。鳥巢有大有小,小的譬如蜂鳥只有新臺幣一塊錢銅板那麼大,大的譬如白頭鵰,有的可以大到直徑三公尺厚六公尺,信不信由你,稱一稱足足有兩千公斤之重。因為白頭鵰有舊巢新用的習慣,每年都要添加一點新巢材,長久下來,一年就比一年大。
說來巢中的蛋與幼雛,最是脆弱無助,莫說「天災」或「人禍」,一旁垂涎想要將牠們吃進肚子裏的,可是排隊在等候,因此很多鳥兒都懂得巢窠必須隱密的重要,然而再如何隱密,若是遇上人類,很多時候都是「悲劇」收場,我在臺北植物園就經常遇見連鳥帶窩,遭人一起捧走的情況,令人傻眼。同樣地,有一年加拿大的夏天,難得有了觀察並攝影蜂鳥育雛的機會,料不到巢在小鳥離窩後的當天下午就被人「盜」走了,雖然法律規定,任意移取野鳥巢窠是犯法行為,即使是空巢。
下面這些有趣的問題,相信或多或少,一定曾經在我們的心裏浮現過,現在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可能的答案是什麼。

大自然裏,只有鳥兒才會築巢嗎?
當然不。
雖然我們知道有些鳥兒的築巢技巧,堪比令人讚歎不息的「建築師」,算一算全世界大約一百五十萬種的動物中,就有不少也是築巢高手。水獺不說,譬如毒性甚強的眼鏡王蛇,也會利用柔韌有力的身軀捲拾枯枝落葉成堆做巢;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達百分之九十六點四的紅毛猩猩,也懂得用雙手搭巢,用來睡覺兼避雨;此外,還有不少的魚類、蜘蛛、烏龜,甚至鱷魚也有築巢的習性,如果說恐龍也包括在內,恐怕你會嚇一跳。

所有的鳥,養兒育子都需要「巢」?
不盡然。譬如夜鷹或環頸鴴,蛋就直接下在地上,地面也許有一點點低窪,可是實在難以稱之為「巢」。我們知道,一般燕鷗的蛋都下在地面,可是有一種叫做「白仙子」的燕鷗卻是與眾不同,一次下蛋只有一顆,就直接下在大樹橫生的裸幹上。圓滾滾一顆蛋,孤單地「坐」在樹上,看起來一點風吹草動,可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滾落地面,讓人替牠提心又吊膽。雛鳥破殼後,也是孤伶伶一隻「坐」在樹幹上,風若再大力吹一點,很可能咚一聲就掉了下去。
「白仙子」為什麼要以這樣的方式養孩子呢?專家也說得不是很清楚。
再說,生活在南極的帝王企鵝,也是一次只下一顆蛋,天寒地又凍,親鳥就把唯一的一顆蛋擱在腳背上再用摺皮遮覆。孵蛋時這樣,育雛時也是這樣,一點也不能大意落地。

築巢是公鳥還是母鳥的工作?
築巢工作究竟由誰負責,常常因鳥種的不同而有異。一般說來,大半由母鳥負責,公鳥幫忙。有的鳥種則是公鳥什麼也不做,母鳥則忙翻了天。有的正好相反,公鳥負責營造,母鳥只等著驗收,譬如鷦鷯,公鳥造巢通常不只一個,有的甚至一築就是半打以上。公鷦鷯的築巢能力,以及巢窠品質的優窳,正是母鳥用來挑選未來伴侶的標準。

禽鳥如何記得自己的巢在哪裏?
鳥兒育雛難免必須離巢四處覓食,有近有遠,有時候還有狀況發生,鳥兒究竟如何記得自己的巢在哪裏呢?
鳥兒想要「回家」,猶如大遷徙時候的「認路」一樣,一半依賴天生本事,一半靠後天經驗,必須同時具有「定位」與「辨向」的找路能力。
另一方面,這樣的「認識」方式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科學家曾經做過試驗,將一隻海鷗的蛋從巢中移出,置於離巢數尺之遠,只見親鳥返巢,就直接進入原來的空巢中繼續原地窩孵,完全無視蛋就在眼前附近。這個試驗,證實了鳥兒只認「巢」不認「蛋」─也就是說,巢位重於一切。

不管哪一種鳥,所有的鳥兒都是蛋生?
不錯。全世界萬種的鳥類,每隻母鳥當媽媽的「第一步」都是一樣,沒有例外─都是先受精下蛋,蛋才在體外孵化成小鳥寶寶。
蛋,可以說是大自然為了鳥類繁殖,所做的精密無比的設計,神奇而又奧妙,不但提供了胚胎所需要的保護,也供應了「自給自足」的成長養分─大自然將小鳥寶寶小生命初始幾天所需要的食物,都已經準備好在蛋殼之內了。

母鳥有所謂的「懷孕期」嗎?
我們知道,鳥類比哺乳動物更具機動性,然而為了這樣的演化結果,鳥類也付出了一些「代價」。譬如說,鳥兒就無法像狗狗一般,把孩子放在體內帶著到處跑。
一顆蛋也許不算什麼,對母鳥而言卻是「沈重」的負擔。鳥兒一次只能「有」一顆蛋,多於一顆,鳥兒飛行就有困難,猶如飛機如果超載,就無法起飛一樣。禽鳥飛行是相當消耗體力的工作,卵一旦受精成形,母鳥就會隨即將它排出體外,然後在體外孵化。
如果你看到一隻鳥兒「胖胖」的樣子,多半是脂肪囤積過多或者羽毛蓬鬆鼓起的結果,而不是鳥兒「懷孕」了。

看似脆弱,蛋也有「堅強」的一面
蛋有大有小,一顆平常的雞蛋大概重五十七公克,蜂鳥的蛋只有零點二公克,已經絕種的象鳥,卻可以重達九公斤。我們常常借用蛋殼來形容某物的「脆」與「薄」,其實橢圓形的蛋殼,應用的是跟拱橋一樣的工程原理,可以承受相當的壓力,否則親鳥臥孵,一坐上去,蛋不就垮了?當然,蛋落在地上是會破的。
科學家試驗過,天鵝的蛋需要十二公斤的壓力才會破裂,鴕鳥蛋可是需要五十五公斤才打得破,難怪埃及鷲鷹想吃食鴕鳥蛋的美味,只有動腦筋拿石塊用力砸才吃得到。

鳥兒一窩下幾顆蛋?
鳥兒一窩的蛋數,不同的「科」別之間往往有很大的差異,即使同種也不盡相同。譬如說,多數鳩鴿以及蜂鳥只有兩顆,黑冠麻鷺三到四顆,大半猛禽多在二至五顆之間,麻雀雖然一窩只有三、五顆,一年卻不只一窩。藍腹鷴一窩平均大概有五到八顆,美洲鴛鴦則在七至十四顆之間。又如海鳥,一般只有一、二顆 (信天翁僅有一顆),因為牠們少有天敵襲劫,且又多半結群繁殖。至於鴨子雁鵝這類水禽,因為經常遭不速客侵擾,一窩往往可以多達二十顆,以增加繁殖成功的機會。同樣道理,例如鷓鴣、鵪鶉、雉雞等獵禽,一生也就是一打左右。
不過在我個人的記錄裏,有一對大雁夫婦卻一口氣養了四十七個孩子。每次看見牠們一家人浩浩蕩蕩「出遊」,場面總是熱鬧非常。這麼多孩子,倒並非每一個都是牠們親生的,因為大雁有收養別人家孤兒的習性。
至於每一種鳥下蛋的數目,只要在相同的生存條件下,倒是幾乎不會有所改變,通常一窩該有多少顆,就是多少顆。譬如知更鳥一窩差不多永遠都是三至五顆的蛋,有趣的是,如果有人從巢中移走了一顆蛋,牠就會立刻補下一顆。
科學家想了解一隻鳥這樣的「補蛋」行為,究竟會持續多久,就找了一隻撲動鴷做實驗,每天「偷」牠一顆蛋,連續偷了七十三天,結果發現這七十三天裏,這隻撲動鴷一共補了七十一顆蛋。

一顆蛋也許太少,多少才是恰恰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讓我們再提出幾個有趣的相關疑問。
為什麼住在赤道附近的鳥兒,總是比住在兩極的親戚下蛋較少?為什麼同樣生活在熱帶,住在雨林的鳥兒生的孩子,就沒有大草原的鳥兒來得多?為什麼同樣的海鳥,在海邊討生活的,下的蛋比內地的更多?為什麼集體營巢生子的鳥兒,生養的孩子往往不如「個體戶」繁多?為什麼一年不只一窩的鳥兒,蛋數一窩不如一窩?又,為什麼體形嬌小的鳥兒,比大型禽鳥生子更為繁複?
為什麼呢?
不多不少,每隻鳥兒所以「選擇」下這麼多的蛋,正因為鳥兒「衡量」環境的條件,這個數目是牠所能生產的「最大」數量─雖然這個數目會因為緯度、棲地、氣候與體形的不同而有變化。簡單的說,一切依然不悖離演化的原則:想要在這場「物競天擇」遊戲中贏得勝利,生子愈多,族群倖存的機會也就愈大。
可是,一隻母鳥如果下蛋太多,很可能無法全面照顧,導致整窩的蛋全部孵化失敗。再說一個巢裏若有太多的蛋,也容易招來掠巢者;母鳥如果下蛋過於頻繁,體力不堪負荷,也極可能因此活不過冬天。然而,即使每一顆蛋都能孵化成功,親鳥也可能力不從心,無力妥善照顧每一隻幼雛。
一個銅板總有兩個面,倘若下蛋太少或不足,又會徒然浪費了親鳥的育雛能力,平白減少了「天選」的機會。
說來說去,一窩究竟要下多少的蛋,只有母鳥自己最知道─這是大自然最縝密、也是最神祕的設計之一。也許,目前我們只能這麼說。

同一窩裏的蛋,都是一次同時下齊的嗎?
不。
最常見的模式是─一天一顆蛋。這樣的鳥類包含了全世界大概有四千種左右的鳴禽,譬如林鶯、麻雀、燕子、白頭翁、山紅頭、冠羽畫眉、鷦鷯等等,以及大部分的鴨子、雁鵝,還有較小型的涉禽與岸禽。
一天一顆蛋,是鳥兒最大的生產量。蛋在受精後,從分泌蛋白,蛋白包裹蛋黃,然後蛋膜加工,最後蛋殼的形成與著色,整個過程,對大部分的鳥種來說,大概需要二十五個小時左右。蛋一旦形成,排出體外的時間則不需要一分鐘。
有些鳥類,譬如猛禽、鴕鳥,還有較大型的涉禽如蒼鷺,每二天或三天才下一顆蛋。間隔最長的要算是覆面鰹鳥,也就是那種常常像箭一般,高速衝入海裏捕魚的熱帶海鳥。一窩兩顆蛋,相距可以長達七天。

為什麼有的蛋是白的,有的不僅有顏色還有花紋?
大體而言,蛋有「花」又有「色」,不外是為了干擾視覺,避免被掠食者發現的一種偽裝。然而蛋如果下在巢洞裏,通常呈白色,因為會進入洞內尋找食物的掠食者,憑靠的通常並非「視」覺。
再者,白色的蛋在黑暗中倒是讓親鳥比較容易看得見。一般相信,鳥類的蛋在最早時候,猶如牠們的祖先爬蟲類的蛋一樣,都是白色的殼,後來因為愈來愈需要隱匿,也就慢慢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顏色與花紋來。常見的花紋有圓形斑點、大理石紋路、條狀紋,以及不規則斑塊。

鳥兒為什麼會棄蛋?
鳥兒不但會「棄蛋」,也會「棄巢」,理由有幾個,通常是遭遇掠食者的侵襲,或者壞天氣的影響,或人類的干擾,反正-今年不行,明年還可以再來,「安全」最重要。
東南亞有一種鳥叫做「巨足鳥」,卻是天生的「棄養」者。牠們先蒐集大量枯枝落葉,堆積成堆,然後將蛋埋藏其中,再利用枝葉腐爛後所產生的熱氣來代替自己孵蛋。小鳥破殼出生,眼睛即已張開,身上也長滿了羽毛,立刻就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牠們根本沒有機會看過自己的父母一眼,當然也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誰。牠們的命運,就類似杜鵑的小鳥一樣。

鳥兒下的蛋,都是受過精的嗎?
不盡然。沒有配對的母鳥,有時候也會產下未受精的蛋。
未受精的蛋,卵子在蛋黃上只是淺淺淡淡一個小點。若是受過精的蛋,卵子與精子結合後就會形成胚胎。胚胎經過無數次細胞分裂,變成了胚盤,胚盤就是將來小鳥成形的基礎。
沒有經過孵化的蛋,跟早餐桌上的雞蛋一模一樣。
就雞蛋而言,很多人以為受精雞蛋比未受精雞蛋更營養,事實上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迷思」,不但營養沒有分別,吃起來味道也沒有不同。
至於孵化未能成功的蛋,通常多半因為胚胎死去了,這樣的蛋我們叫它做「壞蛋」。有一次,我認識的一位自然公園裏的工作人員跟我說,為了控制某種鳥類的數量,譬如大雁鵝,工作人員有時會將蛋拾起來猛力搖晃,讓它變成了孵不出的「壞蛋」,然後做了記號再放回巢裏。

同一窩裏的蛋,都是同時一起孵化?
不盡然,依情況不同而有別。
大部分的鳥種,譬如雁鴨、天鵝等水鳥、雞與雞的親戚,還有絕大部分的鳴禽,都是在下完了一窩蛋之後才開始臥孵,所以每顆蛋將來差不多都在同一天破殼。其他鳥種,譬如鷹鵟、鸛、貓頭鷹、烏鴉與大蒼鷺、小白鷺,則是第一顆蛋一落地就開始臥孵。這樣的鳥種,孩子孵化出來大小不一,對親鳥而言,既要一邊繼續孵蛋,又要分心餵哺已經破殼而出的雛鳥,照顧的負擔較重。
相反地,所有的蛋一起臥孵,雛鳥也大約一起在相同時間先後破殼,出生不過一、二個小時,就能靈活地跟著母親到處跑,一邊覓食,一邊學習其他各種謀生技巧。雖然如此,這類所謂「早熟型」小鳥,出生最初十天亦尚無調節自己體溫的能力,一樣需要緊緊偎靠著媽媽,或者兄弟姐妹大家擠在一起取暖。
大家都知道的動物行為學家勞倫茲所研究的「銘印」現象,其實就是「早熟型」小鳥的特徵。

小鳥孵化,只有「早熟型」與「晚熟型」兩種嗎?
我們常說新生小鳥有「早熟型」與「晚熟型」兩種。其實禽鳥世界裏,在「成長」的這一條直線上,「早熟型」與「晚熟型」兩端之間,還有各種不同程度的「成熟狀態」。
即使所謂的「早熟型」,也不盡然都一樣。譬如巨足鳥的小孩一破殼就能飛,算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小鴨子與許多小岸鳥,牠們亦步亦趨跟著母親後面走,但必須自己找飯吃;然而雉雞竹雞這類獵禽,小雞也是緊隨親鳥,不過親鳥會引導牠尋找食物;小秧雞與小鷿鷈的雙親,則不但會告訴孩子哪裏找食物,也會親自餵哺。
海鷗與燕鷗,雛鳥破殼後,眼睛即可張開,身上也有絨毛,不消片刻就會走路也會游泳,可是仍然必須留在巢內由親鳥餵食,這樣的小鳥我們稱為「半早熟型」。
又如鴟鴞科,雛鳥破殼雖然並非裸裎,眼睛也張開著,但是無法離巢;鷹科與鷺科的小鳥,眼睛則是閉著,當然也無法離巢。這兩類的幼雛,我們都稱為「半晚熟型」。但如果所有的幼雛僅分「早熟」與「晚熟」兩型,鳥學專家則把牠們歸屬於「晚熟型」一類。

什麼是「孵卵斑」,又是怎麼來的?
繁殖季節期間,大部分的母鳥以及部分的公鳥,身上腹部會產生一塊或多塊的裸皮區,亦即所謂的「孵卵斑」。那是因為鳥兒體內的賀爾蒙產生變化,腹部羽毛開始變得稀疏,這些羽毛後來有的自動脫落,有的被鳥兒自己拔掉。不久,脫毛部分的組織開始膨脹,供給皮膚養分的血管也跟著擴張,溫度幾乎就跟體內一般的高。
裸露的「孵卵斑」因為被周遭羽毛覆蓋住了,平常我們不一定看得到。當親鳥「坐」到蛋上開始臥孵時,腹部肌肉會將覆蓋的羽毛往外拉開,露出光禿的「孵卵斑」,這時孵卵斑敏感的皮膚,就能直接感觸到蛋。然後,親鳥就一邊蠕動身軀,一邊調整位置,直到覺得自己的身體跟蛋有了最密合的接觸。

鳥兒如何為蛋「加熱」?
一顆正常的蛋,需要長時間保持在一定的溫度才能孵化,這溫度不能高過鳥兒正常的體溫四十度C,而以接近人的體溫三十七度C最理想。一顆蛋如果長時間持續暴露在四十度以上的高溫,或者三十四度以下的低溫,就會變成了「壞蛋」。
鳥兒孵蛋就利用敏感的「孵卵斑」來監控溫度,以決定是否加溫或降溫。蛋的溫度倘若降低了,鳥兒臥孵的時間就得加長,反之則減短。換句話說,親鳥以「坐」蛋時間的長短以及坐臥的「鬆」「緊」,來調節溫度,同時還要不時將蛋翻轉,這樣做不僅讓蛋能夠平均受溫,也能夠避免蛋膜與蛋殼相黏在一起。
沒有「孵卵斑」的鳥類,譬如企鵝、鵜鶘、塘鵝等,就改靠一雙腳蹼來傳熱。

小鳥如何破殼而出?破殼時間需要多久?
隨著破殼時間愈來愈近,蛋內雛鳥上喙的前端就會長出一粒尖尖的「蛋齒」,蛋殼也變得不若以前那麼堅硬。小鳥一旦準備好出殼,就會伸長脖子用「蛋齒」努力推頂蛋殼,雙腳同時在殼內伸動,蛋殼就裂出了一條縫。小鳥出世後數天,蛋齒「功成身退」就會自動脫落。
你知道嗎?爬蟲類動物不但卵生,殼內的小爬蟲也長有「蛋齒」。
順便說個你可能不知道的趣事給你聽。加拿大大雁的孩子,在破殼出世前一天就開始呼吸,蛋如果意外上下顛倒了,蛋內小雁立刻發出「警報」,大雁媽媽聽到了,通常就會趕緊將蛋翻正過來。
小鳥破殼,整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依鳥種不同而有分別。一般鳥種多半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大多數的鳴禽大概只要三十分鐘,信天翁則長達數天之久。
如此這般,最後纖弱的小鳥總算撐開了龜裂的蛋殼,探出了頭來,看似十分疲憊,卻是-終於「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