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打開的時候:分享



兩、三歲的小孩不懂得什麼叫做「分享」,也不知道如何「分享」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已經長大的成人呢?
觀察幼兒人格的發展,先有「自己」才有「別人」,「分享」是經由後天學習而來,並非與生自然具有。加拿大人教養孩子,甚至從兩歲開始,就一步一步教導如何與玩伴「分享」玩具,從遊戲互動中慢慢體會「朋友」的重要。也許要到了五歲的年紀,才能真正明白什麼叫做「分享」。
「分享」不單只是「給與」,相對地還要學習「等待」,等待別人的給與。等待,需要耐心。盪鞦韆要等待別人玩完了,才輪到自己;吃冰淇淋,你一口我一口。
請讓我說兩個故事,我們一起來想一想。
朋友兩歲大的孩子帶了一輛玩具汽車到路口小公園玩,一會兒來了一個比他大一些的男孩,看見了小男孩的車子也想玩,小男孩抓緊玩具,一聲「不要」,乾脆堅決,一場爭執免不了發生了。一旁,大男孩的媽媽馬上跟自己兒子說道:「你看,他媽媽一定沒有教他怎麼分享。」
有一天,另一個年紀比我大的鄰居,帶著孫女到住家附近一塊綠地盪鞦韆玩,這座鞦韆架一共有三個鞦韆,但壞了兩個。小孫女的年紀夠大了,鄰居就讓她一個人自己玩,我們則坐在遠一點的長凳上聊天。也許那天玩興特佳,小女孩就在這隻鞦韆上盪了好一陣子。後來,有個年輕媽媽帶著一個年紀較小的男孩也來到了鞦韆旁。小男孩顯然也想玩鞦韆,等了有一會兒,忍不住對鞦韆上的女孩說,「好啦,該我玩了吧。」小女孩沒理會,仍舊盪她自己的。又過了有一會兒,我看見小男孩悻悻然牽著媽媽的手,默默離開了。
第一個故事裏,大男孩的媽媽說的那句話,有沒有更好的說法呢?第二個故事中,你想我的鄰居是不是應該出面跟他孫女說一聲?
說到了「分享」這兩個字,在今天這個人與人的關係常常需要透過虛擬空間來建立的數位時代,卻突然在各種社交平臺與族群連結中流行了起來,叮叮咚咚聲你來我往的簡訊上,最常見的恐怕是「謝謝分享」這四個字了,因為人人都在手機上幾乎不停息地「分享」,大半是圖片加一點兒的文字。譬如,一會兒「分享」剛才吃過的山珍海味,令人猛吞口水,一會兒又「分享」最近一次的旅遊,讓人既羨慕又嫉妒。
我有位認識多年的朋友,每次見面總是不厭其煩、鉅細靡遺敘說他家孩子的成就,孫子的聰明可愛,不僅冗長而且一再重複。起先我都傾耳細聽,也許還不自覺顯露欣羨的眼神,現在想想一定是這樣的,不然為什麼同樣的故事他會一遍又一遍說給我聽。我這位朋友身體十分健朗,一開口可以滔滔不絕說上一個小時,這樣子的單向聽講,心力或體力對我而言都是不堪負荷的差事,原來聽人說話比自己說還累人。
這位朋友不但能言善道,電子信也寫得文情並茂。題目不變,內容大同小異,結尾總不忘加一句─「很高興跟你們分享,感恩囉」。可是,他幾乎不曾問過我們家孩子的事,或者是,我根本沒有機會說。這樣的朋友我交了將近二十年,他常常對人說我是他的好朋友。後來,這份友情就沒了,不能不說有些遺憾。
教導孩子學習「分享」,不能忽視孩子的感受,否則反而適得其反,讓孩子憎恨大人,甚至憎恨分享的對象,覺得「分享」總是帶來痛苦。在我們成人世界裏,「分享」之前最好能有一顆體貼的同理心,猶如人家說的「時時試著穿別人的鞋子走一段遠路看看」,有好吃的不能光讓朋友在手機螢幕上分享虛擬的美味,否則豈不我喫肉,人家聞香。「分享」,不能沒有「關心」。吃,只是我「分享」的一個例子罷了。
我想,有些「分享」並不適宜與人分享,恐怕只能留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