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復專欄:談獨處

君子慎獨

《禮記》〈中庸〉說「君子慎獨」,也說「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也就是說,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差異,並非展現於人前,而端看獨處時在做些什麼。慎獨可說修身最首要之務,一個人獨處時,若能規矩正派,不違背良知,到了人群中一定也是如此。
那麼,怎樣才稱得上「慎獨」?古人的解釋是「不自欺」,不以為做壞事無人知曉,就放心、大膽地做,這也是臺灣俗語說的「人在做,天在看」。
古代常說「禮法」,「禮」就是「法」。所謂「非禮勿視」,有人發生狼狽的事,我們體貼對方,轉過頭不要看;有人在說人閒話、探人隱私,我們不參與,是「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點最重要,也最困難,例如看到地上有錢,即使身邊一個人也沒有,也立刻送到派出所,甚至連一點占為己有的私心都不升起。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獨處時間是很珍貴的,但也不建議長時間離群索居,不與人接觸。尤其年長者,若「只有回憶,沒有朋友」,會活得非常孤獨。勇於走出固有生活圈,生命才能多彩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