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打開的時候:你我活在同一口魚缸裏



凡用水族箱養過魚的朋友都知道,沒幾天缸裏的水很容易就變綠了,而且一天比一天綠,如果再不趕緊處理,或者處理方法不對,就會眼睜睜看著小魚兒一條條的死掉。
缸裏的水會變綠,原因有幾個。也許光照時間太長,讓藻類植物有了繁殖的機會。也或許魚兒過多,生存空間過度密集,再加上大量排泄物無法適當排除。也或者因為餵食過度,沒吃完爛掉的魚食正是綠藻的養料。綠藻一旦長出來只會愈長愈多,有的漂浮水中,有的頑固地黏在缸壁或水草上面。缸裏的水愈來愈綠,水中氧氣愈來愈稀薄,魚兒沒有別的選擇,只有一條條把肚子翻過來給我們看,告訴我們魚缸裏的生態環境已經失去了健康應有的平衡。
相信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一杯清水中加入幾滴墨汁,不必多久濃濃的黑色素就會平均稀釋散布到整杯水裏。同樣道理,若有人把一杯有毒物質倒入一條溪流中,隨著流水,很快地一整條溪澗每個角落都難逃這杯毒物的污染。
平常馬路上一輛輛發出刺耳噪音疾馳而過的汽機車,排放出我們眼睛看不見、身體並不需要的PM2.5,比紅血球更細小的石化燃料懸浮微粒,一粒一粒慢慢穿透肺泡進入血管,跟著血液循環全身,紅血球能到的地方PM2.5當然也緊隨而至。
不過七年前,日本一場大海嘯災變,製造了數以千萬噸計的「垃圾」,這些垃圾後來慢慢飄洋過海,不眠不休迂迴走了數千公里的路,讓加拿大人今天隨時可以在海邊撿到上面印有日文漢字,幾乎什麼都有的大大小小可能被輻射污染的「垃圾」。
就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媒體報導臺灣西部除了臺北,幾乎全部面臨嚴重空污,達到「紅害」等級,高屏地區有些地方甚至是非常不健康的「紫爆」。專家說這是「境內污染」再加上高壓回流型的天氣形態所導致,不幸的是,這些污染氣團受到風向變化的驅趕,將在臺灣境內四處移轉,最後北部亦無法倖免。更不幸的,隨著東北季風增強,中國的污染物很可能「雪上加霜」,北部將面臨更嚴重的考驗。
科學家說,我們每個人呼出的每一口氣,大約六年時間就能平均混入整個大氣之中。換句話說,六年之後,世界上每一個人吸入的每一口氣,縱使分量不大,平均有一部分來自六年前我們所呼出的那一口氣。算一算,我們每個人一生要呼出多少千萬次的氣息,想一想我們一生的任何時刻,我們肺裏也一直有一部分的空氣曾經在其他人的肺中停留過。不錯,因為我們在地球上每天呼出與吸入的空氣,都來自同一個大氣層。
說真的,今天的地球已經變成了一個「村」,不再如昔日所感覺那樣的「大」了,五大洲的距離彷彿縮了水突然變小。簡單地說,全球七十六億有增無減的人口擠在一定的土地上─也就是日益縮小的「地球村」─猶如過多的魚兒擠在空間有限的魚缸裏。
其實,我們住在臺灣的人也好比兩千三百五十六萬尾小魚兒,同棲在一口魚缸裏。魚缸就那麼大,缸裏的水就那麼多。魚缸必須照顧,魚兒才能活得下去。養魚,必須先養水。
我只能說,不分貧富,你我都是生活在同一口魚缸裏的魚,缸裏的水如果受了污染,我想沒有一條能夠倖免的。地球如此,臺灣也是一樣。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我們也只有一個臺灣。
我們相濡以沫,我們風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