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10問蕭青陽

1966年出生,復興美工畢業,曾於2005年、2007年兩度入圍葛萊美獎唱片包裝設計,為該獎項亞洲首位入圍者,2009年再以《甜蜜的負荷?──?吳晟詩誦與吳晟詩歌》專輯三度入圍。入行20多年來,蕭青陽設計過800多張唱片封面,包括郭英男、胡德夫、張震嶽、五月天等知名歌手專輯,著有《原來,我的時代現在才開始──蕭青陽:得人如得魚的唱片人生》。
蕭青陽提供

什麼原因讓你開始對唱片設計產生興趣?
小時候我的父母開麵包店,附近的夜市有很多唱片行,我時常一家家地逛,被琳瑯滿目的唱片封面深深吸引。大概小學三、四年級,我就開始用零用錢買唱片,唱歌的外國人是誰我根本不知道,有些唱片買回家也沒聽過,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封面設計。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看著喜多郎《飛天》專輯,覺得好有畫面,彷彿自己走進了唱片封面的情境裏,陶醉得彷彿飛了起來似地。也是兒時開始,我心裏有一個想法:如果長大可以設計唱片的封面,該有多好?回想起來,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可以完成兒時的夢想,工作就是自己最喜歡的事,實在太幸福了。至今我仍保有買唱片的習慣,家裏一箱箱的唱片,很多都沒有拆封。朋友跟我開玩笑,說我「中毒」很深。

家人支持使你無後顧之憂,談談家人對你從事設計的看法。
我的家境並不寬裕,父母在賣麵包前還賣過漢餅,父親辛苦地騎著腳踏車上山送餅的情形,至今我還記憶猶新。不過這樣的成長背景也未必是壞事,因為父母並非成功的事業家,也不期待我承接家族的產業。他們對孩子不會有太多要求,只希望我腳踏實地做事。我從小不喜歡讀書,成績一直不是很好;考上復興美工,父母也沒有表示意見。直到後來我才知道,當時他們其實很擔心我,尤其憂慮我往後就業的問題,以為我「畢業以後只能去畫電影看板」。為人父母能壓抑內心的擔憂,而沒有阻止我去做喜歡的事,真的很了不起。父母直到現在可能還搞不清楚設計這一行究竟是在做什麼,但我想只要把分內的事情做好,不要讓父母憂心,就是對他們的回報。

你曾遭遇過事業低潮嗎?如何克服?
台灣的設計環境並不健全,從以前到現在,台灣主流市場的歌手都是走「偶像風」居多,男的要帥、女的要美,相同的觀念,也反映在唱片設計上,但那樣的風格跟我真正想做的設計實在相差太遠。入行二十多年,我有三、四次想要放棄這個產業轉行。我二十二歲時,曾因為收入不穩定,跑去賣自助餐、肉羹麵,後來我覺得自己逃避現實是錯誤的,決定腳踏實地繼續做設計,至於結果會如何,就不要多想了。幾年前有新加坡的朋友來我的工作室,他很驚訝台灣居然有專門做唱片美術的公司,其實類似的公司,在台北也不過只有兩、三家罷了。我成立工作室的想法是:與其抱怨沒有唱片美術這樣的產業,不如自己想辦法去創造。此外,比較當前的問題,是現代的人習慣上網下載盜版音樂,讓唱片產業變成「夕陽工業」;我們花半年、一年設計的封面,上網只要短短幾秒就能下載到手。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把山寨當榮耀」,對模仿他人的設計沾沾自喜,實在不是一件好事,但這樣的狀況恐怕也很難逆轉吧。

你認為台灣的設計產業最缺乏的是什麼?
前陣子我受邀到韓國觀摩文化創意產業,受到很強烈的震撼。他們目前在南北韓交界的潮州地區,進行「文創造鎮」。那裏的建築都經過設計,與自然融合,呈現出一種低調且洋溢人文氣息的美感,一幢幢大樓,就是一家家出版社,你可以在一樓看書、喝咖啡,或是欣賞出版社老闆收集的古書。在這裏,你還可以看到老師父忙著用幾乎已經消失的鉛字排版,也能買到韓國傳統音樂的專輯……當世界都在追求「新就是好」的價值,韓國人卻回過頭來,挖掘傳統文化之美,讓我非常感動。看看別人在文創造鎮,再想想自己:想到台灣前陣子竟忙著計畫在外島蓋賭場,愈想愈心虛。雖然台灣近年文創產業蓬勃發展,政府也在極力推動,但著力之處似乎較為表面。不少文化產業幾年便夭折中斷,無法累積為「資產」,實在很可惜。

得獎對你而言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次獲葛萊美獎提名時,我其實已經在這一行撐了很久,入行十八年了。這是很意外的光環,一方面我也不再是年輕氣盛的小夥子,二方面我知道一個人入圍、得獎,表示有九十九個人要失望,所以說實在,並沒有太激昂的興奮。就現實面而言,因為葛萊美的提名,我除了設計之餘,也多了演講、參加座談會等額外的收入,得以支撐工作室。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知道自己非常幸運,多數從事創作產業者,其實都很辛苦。我的際遇其實是個很勵志的故事,我比較想將被提名的喜悅轉化為「鼓舞新生代的力量」,讓他們知道,創意工作者都會遇到低潮,但不要灰心,不要忘記自己追夢、圓夢的精神,也許機會就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降臨,這也是我四處演講最想傳達的一個重點。

你設計的靈感從何而來?沒有靈感時又會怎麼辦?
通常接到一個案子後,我會先花很多時間跟歌手交朋友,唯有先了解他的人、他的音樂,作品才可能呈現出強大的感動,就好比一個醫師必須先向病患「問診」,才能對症下藥,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此外,旅行也會給我很多靈感。旅行中遇到的人事物總會對我產生衝擊,我認為人要保持「驚奇的習慣」,才能在生活中發現感動,這樣人生會比較有趣。有次我去洛杉磯旅行,住在一對老夫婦的小木屋裏。那間屋子裏全都裝飾著蕾絲花邊,我一個大男人住在那樣的屋子裏感覺全身不對勁,花了不少時間才適應。不過蕾絲的繁複讓我聯想到剪紙。所以我設計音樂人李欣芸的專輯《故事島》時,封面就採用了剪紙的方式。後來有人寫信給我,說受到我設計的唱片封面啟發,想把這個概念運用在陶器製作上,我很驚喜,很高興我的創意能激發其他人的創意,這也算是一種創造力的良性循環。

你想對有心投入設計行列的年輕人說些什麼?
近年泰國的設計業非常發達,也廣受國際矚目。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幾年前泰國國王整合了一批工匠,請他們來從事設計。泰國的工匠仍承襲師徒制,因此都曾接受嚴格的訓練,他們之所以能創造出許多傑出的作品,其實源於紮實的基礎。如同所有體操選手都是從小開始苦練,設計這一行也該如此。我比較憂心的是,現代很多學生,從小到大都忙著考試,直到上大學才開始接觸設計,對電腦太習慣也太依賴,只是上網抓圖,切割一下、修修改改,滑鼠點一點,就覺得這是自己的「作品」。但美學豈可以速成?需要從深厚的基礎向上發展。我想無論做哪一行,都要「腳踏實地」,才可能做得好。

你最欣賞怎樣的人?為何?
每次看到打球時的王建民、拍電影時的李安,我都覺得他們好帥;另外,跟在垃圾車後面收拾的清潔工、船上認真清潔客人嘔吐物的人,也都覺得他們好帥。有專長的人、認真工作的人都是我最欣賞的人。我設計的唱片封面,絕不會用我自己隨手拍下的照片,而用專業攝影師的照片,因為「隔行如隔山」。我很享受跟專業人員共事的感覺,各領域的專業人才聚集,大家一起製作出一張唱片,那樣的感覺真的很棒,也總是會給我帶來新的體驗。

談談心目中「理想的一天」。
我希望跟家人一起到一座島嶼,那裏一定要有大海跟沙灘,沒有電視的干擾。我們可以沒有目的、沒有計畫、沒有設限的旅行,也許只是開著車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這應該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一天了。
你心中最幸福的片刻?
我常熬夜工作,工作完畢天都亮了。回家時,總會買我太太和三個小孩的早餐,把四份早餐放在桌上,旁邊再放一隻公仔─表示「雖然我不能跟你們一起吃早餐,但這隻公仔會陪你們吃」。休息前,我會看看孩子的睡臉……有時會被孩子吃早餐的嘻笑聲吵醒,卻也覺得很開心,覺得自己真是幸福。我想,給身旁的人製造一點小小的幸福,自己也會比較容易得到幸福吧。

讀者10問來賓預告:
安慶隆
(聽障奧運十項全能金牌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