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斯劇場的前世今生--專訪「Play.包浩斯」導演與策展人托斯頓.布魯梅

現年四十八歲的托斯頓.布魯梅(Torsten Blume),瘦瘦高高,態度謙遜拘謹,在包浩斯基金會任職十餘年的他,原本是學藝術學的,因此,一開始負責的是文獻與學術研究方面的工作。二○○六年,基金會總監想要出一本書,全方位地介紹包浩斯劇場,他便自告奮勇地接手了這項任務。次年,他為此投入重新啓動劇場的運作,設立劇場工作坊,尋找舞者一起創作Record Dance、Pay Bauhaus等。重新創立的劇場並沒有自己的團員,而是隨創作與演出的需求,在德國或演出地尋求合作夥伴。自從二○○九年布魯梅認識了台灣舞者陳韻如,兩人一拍即合,一連推出Hallway、Apparatus、Play Bauhaus -Jam out,成果豐碩。其中,編舞的部分,多由集芭蕾、健身操、爵士與嘻哈舞蹈於一身的陳韻如操刀,而沒有舞蹈背景的布魯梅則負責構思與導演部分。

除了熱中於包浩斯劇場的傳承與再造,布魯梅對介紹包浩斯的歷史,更是不遺餘力。在東京、布拉格、倫敦等世界各大城的包浩斯展覽,都由他策劃。在台北藝術節的「Play.包浩斯」動態裝置展開鑼前夕,布魯梅跟筆者大談包浩斯劇場的前世今生,以及他讓空間與身體交融的創作哲學。




Q:在德劭(Dessau)的包浩斯劇場是由何人、於何時再度復興的呢?

A:我們最好還是先談談它的歷史背景:包浩斯的劇場部門雖然在一九二○年於威瑪時就已經設立了,但直到一九二六年遷居到德劭時才有專屬的場地,也就是說,有個真正的舞台。一九二六到二九年,它由史萊莫(Oskar Schlemmer)執掌,這時的劇場才真正開始活絡起來,因為在這棟建築物的中心有個介於餐廳與學生食堂的場地,它是主要集會的所在地,也是包浩斯舉辦節慶活動,表演與呈現學生作品的中心。




Q:包浩斯既然是建築與設計學校,為何需要劇場部門呢?

A:因為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包浩斯的創辦人)想要重新創造建築這個領域,他之所以沒有找建築師來當教授,而是找畫家如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保羅.克利(Paul Klee)任教,也是為此。他的目的在於將建築作為一種空間藝術來重新開發,並從現代繪畫中汲取靈感。他要把學校作為創造新形式的泉源所在。當初對建築的構想,是集結諸多領域如家具設計、畫家、工匠等在一棟建築物,因為它是為在裡面活動的人而建的,經由人才能活起來,所以,探索空間與人的關係成了包浩斯劇場的主題,它不是為了辦戲劇活動而設的,而是把舞台當作是研究與實驗的場所,以探索如何可以構成空間與建築。




Q:包浩斯十分強調實用機能,劇場的作用是否在於嘗試設計品的功能性呢?

A:當時在舞台上嘗試身體如何在空間活動,不僅是因為沒有很多錢實地去建造,也是為了加強設計者對身體的敏感度。不過,有一點是不正確的,大家都說包浩斯很實用,其實不然,我認為,當時人們主要是被其所呈現的新美學、先進的技術與機械所震撼,而驚歎不已。如果,你仔細看這棟包浩斯建築,它只是看起來很實用罷了!它呈現的是對建造的無限激情。包浩斯不是藝術學院,也不是設計學校,它壓根兒是不理性的。

包浩斯是所學習創新與發明、並重新思考建築意義的學校,同時,對工業形式與技術抱著高度的熱情。當時的確想要朝實用與邏輯思考走,可是,卻不斷地被新科技的美所震撼。你看這棟包浩斯建築用巨大的玻璃箱(意指整個玻璃帷幕大樓),要的不過是壯觀,它告訴你:現代建築可以多美啊!它的地下室往內凹入,整個玻璃箱讓人感覺絲毫沒有重量,在空中飄浮著,好像隨時都要飛起來似的。而這邊的天橋(指著身後連接兩棟建築物並有兩層樓高的空橋)呈現的是無比輕快與新的開放態度,這些都是包浩斯建築所要傳遞的訊息。它要把建築當作是一種藝術來運作。人們夢想工業與機器會帶來更多新的可能性,夢想在所有領域都可以有新的自由、新的創意與發明。因此,才會嘗試使用玻璃與其他新的材料,還有運用色彩在建築上。而這些嘗試同樣發生在劇場,不過,是用服裝、道具與竿子等做很抽象的實驗。從這個角度來看,劇場並沒有真正的實用價值,它其實是個藝術家團體。




Q:今天的包浩斯劇場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A:包浩斯劇場是我的工作課題。我是舞台美術師(Scenographer)、舞台設計師、編舞家,有時也會做策展人。「Play.包浩斯」這個計畫是我從二○○七年開始的,目的在於讓原本潛藏在包浩斯中的,與實用、理性相抗衡的遊戲性復活,重拾其思想,視舞台為實驗、開發想像力、激發好奇心與創造力的核心。透過舞蹈與動作,它進行地很順利。我的出發點是:「讓我們接著玩下去,並玩出新意。」我們挪用當初的一些課題,提出相同的問題,然後看看會有什麼新的結果出來。透過舊「材」新「玩」,我們勇於冒險。就好比玩西洋棋,每次都可以有不同的玩法與新發現。




Q:您指的是什麼樣的問題呢?

A:就是探討人與空間之間的存在關係——如何引發舞動的興趣?或如何用身體創造空間與思考空間?當再次提出這些問題時,我很清楚,現今的空間跟當時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不能再用幾何式、技術性的空間思考,因為今天有數位空間;我們不再相信可以用箱子打造房子,亦不再被局限於三度空間,因為我們在全球各地都可以連線。而人本身也有了很大的轉變,當初的大團體變得少見了,個體反倒益形重要。很多(生活的)安全保障都瓦解了,面對空間與對空間的塑造,我們似乎感到更加迷惘不安。什麼能構成空間?這個問題是只有當我們對自己的身體產生意識的時候,才能了解的。因此,這是個藉由身體經驗學習的歷程故事。如何透過身體經驗、舞蹈、動作、自我舞動的體驗激發設計與創造力?這是過去包浩斯劇場的使命,我想,這個問題在現今依舊是很重要的。




Q:包浩斯劇場的復興是由您一手推動的嗎?

A:是的,就是從二○○七年開始的。去年參加PQ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er Quadriennale)可說是個特別的高潮。德國政府主動資助這個計畫,代表德國參加在布拉格以「表演、設計、空間」(Performance, Design, Space)為主題的活動項目,我受邀策畫展覽,以呈現新的包浩斯劇場與「Play.包浩斯」。我相信,這也是促使我們得以受邀參加臺北藝術節的主因。




Q:「Play.包浩斯」是由誰來玩遊戲呢?是跟觀眾一起嗎?

A:現在這個是跟觀眾一起玩。當然,我們會有幾位已經熟悉遊戲規則的人跟觀眾一起玩,不過,大家可以自行決定,是要參與,還是純粹只當個觀眾。之所以名為「Play.包浩斯」,是取英文play的雙關語,它既是指劇場的演出,也有把表演本身當作是一種遊戲的意思。當我們擷取史莫萊當初用的地板幾何圖,我們並不一定要完全照著他所做過的依樣畫葫蘆。其實,沒人確切知道他當時都做了些什麼嘗試,但我們知道,人被定位在空間中,並遵循某個體系在這些線條上舞動。今天我跟舞者在這上面做文章,儘管採用他那時的布局或規則,還是會有全然不同的結果。

我們在七乘七米大小的方形舞台上標出線條,再配合它周遭的空間,就可以在上面玩或演出。在此,舞者成了空間的傀儡、空間的媒介與空間的測量工具。自從二○○九年我與台灣舞者陳韻如開始合作,彼此互相學習,真的是受益良多。




Q:這樣舞者不就得一味地屈從於空間了嗎?

A:一開始,當然是屈從,可是,這也正是一種解放,因為,通常可以因此開發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有個可以依從的架構,讓你從中自由地去嘗試新的東西。這當然也是一種局限。可是,就我看來,古典的(舞蹈)技巧,如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等,他們的授課方式經常幫不了你,因為,那是要從內心出發的。我們的動力則是外來的,這其實不過是視角的轉移:不是我身為舞者可以表達什麼,而是我被表達,從中我發現自我。就像呼吸一樣,不是我在呼吸,而是我被呼吸。當我們認知到,讓呼吸(自然)發生是多麼解放的一件事時,就可以同樣地讓空間來帶動你,這絕對不是受奴役,而是讓人解放自我、投入其中。




Q:過去的包浩斯舞蹈曾對現代舞有很大的影響,不過,當代舞蹈界許多編舞家如莎夏.瓦茲等,在對空間的處理上都下很大的功夫,您認為,自己的創作跟他們有什麼不同呢?

A:是的,這之間是有區別的。建築與舞蹈長期地在「調情」,可是,對我而言,重要的是,更深入地把舞蹈跟一種空間哲學連結在一起。這涉及許多層次的空間概念:建構性的幾何空間是一個層次,它是可以測量的空間;再來是身體的空間,是生物學意義上的有形肉體;還有第三個層次的空間,對西方人而言,是很難去描述它,因為沒有適當的語彙,那是像「我覺得很崇高、很輕鬆、很沉重」這類,是無法用儀器測量的,可以說是精神的或心靈的空間。

將這些不同層次的空間結合在一起,對空間與時間發展出新的意識,新的敏感度,這曾是包浩斯舞蹈的目的。由此,深入去了解人在空間的意義。當我把自己降格成「東西」,就可以擁有新的自由去對待周遭的事物。換句話說,當我變成周遭環境的一部分,把我跟自己疏離,便可以讓自身所處的境地——不管是什麼——全化為烏有。這潛在著反叛力,因為,它將我們熟知的情勢,所有既定的習慣、認知與意義全都打破了。把「自己跟事物合而為一」作為一種生活的態度,若放在大的社會樞紐中,說不定最終還能形成一種政治意識,因為那是一種相信世界可以被改變的態度,不過,不是透過一個嚴密的計畫,而是透過瓦解既定的結構,以及轉換動作的意義。




Q:您認為,今天的包浩斯劇場可以因此為當代舞蹈注入新的動力嗎?

A:我想,是能夠的。我現在並不認為得要去改變舞蹈、開闢新的舞蹈風格,或創立個什麼「布魯梅.陳式舞蹈學校」。可是,我相信,可以形成一個新的動力。在跟芭蕾舞者合作時,我發現,一旦他們產生新的身體意識,對他們實在是一大解放。所以,我認為,是可以迸放出許多新的可能的。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36期)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33939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854013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3.網路訂閱:兩廳院售票系統、博客來網路書店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兩廳院禮品店(音樂廳地面層)
5.電子雜誌:UDN數位閱讀網、遠通KOOBE、摩客資訊

讀者服務 專線(02)3393-9874 傳真 (02)3393-9879
請於周一至周五9:30-18:30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