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長水泡 會變成肝癌嗎?

許多人在做健康檢查時,報告上會註記「肝水泡(肝囊腫)」,因此很多人擔心,肝長水泡是不是代表長了「拍咪呀(台語,指腫瘤)」?會不會演變成肝癌?醫師說,肝水泡通常是無害的,與肝癌也沒有關係,絕大多數的肝水泡小於10公分,且沒有症狀,只需要定期追蹤,是可以跟人「和平共處」一輩子的!


不會有症狀 但可能長很多個

「肝水泡」顧名思義就是長在肝臟裡的水泡,其正確的醫學名稱為「肝囊腫」,而就是因為和「腫」字扯上邊,引起許多民眾的焦慮與猜測,懷疑跟腫瘤有關係。事實上,肝水泡絕大多數無害,它是一個囊狀體,內部充滿液體,外面則是包圍著簡單的表皮細胞,很像一個水球。這種肝內常見的良性囊狀構造,有數據顯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的人當中,約有2∼4%會發現有肝水泡,相當普遍。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陳健弘說,目前醫學上對於肝囊腫的發生原因不明,可能是先天在胚胎發育時期「殘存」下來的組織,也可能是外傷造成的等等,但都屬於推論。唯有一種「多發性囊腫」已知和基因變異有關,屬於顯性遺傳疾病,其特性是,腫瘤數目會多到數不清,且隨著患者年紀增長,數量會愈長愈多,水泡也會愈來愈大,甚至可能整個肝臟「密密麻麻」的都被水泡給覆蓋住。
此外,「多囊肝」患者也多半會合併有「多囊腎」,在腎臟出現為數不少的水泡,導致血尿、高血壓、尿毒、腎衰竭等。
不過,絕大多數的肝水泡,還是屬於「單純性囊腫」,也就是水泡數量在10個以下、大小不一(1至10公分都有可能),可為單一個或多個同時存在。由於沒有症狀,對身體健康也不會有傷害,一般來說,多是在做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此時,水泡早已「默默」存在,長到某一個固定大小了。


肝囊腫屬良性 但需定期追蹤

陳健弘表示,肝水泡並不會演變成肝癌,不過某些腫瘤會長得像水泡,像是「肝囊腺瘤」,雖然罕見,但卻可能惡性變化為肝囊腺癌。因此,建議有肝水泡的民眾,仍需要每年接受腹部超音波追蹤檢查,以觀察水泡是否異常,倘若發現有囊壁變厚的情形,就可能不是單純的肝囊腫,需要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或切片來加以鑑別。
「單純性囊腫」只要水泡大小直徑不超過5公分,大多不會有任何症狀,除非水泡太大,壓迫到膽囊或其他週圍組織,才會引起疼痛,不過並不常見。而「多發性囊腫」患者就可能有較多的併發症,由於囊腫變大、位置靠近肝臟邊緣,或是對週圍器官產生壓迫,出現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情形,嚴重時,甚至會因為肝臟被水泡侵占,剩下的正常肝組織不多,而導致肝功能衰竭。


不影響肝指數 不需吃保肝藥

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使水泡消失、變小或抑制水泡的成長,如果有比較厲害的症狀,如水泡過大壓迫到器官,引起嚴重腹脹,或是水泡破裂,導致內出血等,必要時可做囊腫液抽取(利用超音波導引,用針將囊腫內的液體抽出,使之縮小),或硬化治療(施打酒精,破壞肝囊腫的內皮,使其不再分泌液體);倘若出現細菌感染,則要加以引流,並使用抗生素。最終則可考慮採外科手術,直接將囊腫切除、肝葉切除等來加以改善。
醫師再次強調,肝水泡是良性的,不會造成血液檢查異常、不會影響肝指數,被稱為「肝癌指數」的胎兒蛋白也不會上升,和B、C肝炎更沒有關係。有肝水泡的民眾不需要吃保肝藥護肝,只要按時接受超音波追蹤檢查,大多可以相安無事。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