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對談】合心開發 李正聰 X 竹村空間 魏立彥:堅守初衷深耕在地 以人文情思構築城市美學

本文由 靖雯撰寫


有句話說「關懷是一條河流,只要開始流動,就不會止息。」意味著由個人開始,透過真誠互動開啟正向循環的源泉,並帶領彼此排除萬難,溯游尋回最簡單而幸福的生活源頭。OPEN團隊此次有幸來到高雄人文建築地標《若樸》,聆聽長年深耕地方、躬行人本理念的 合心開發 李正聰 副總經理,以及同樣對於高雄地區擁有深厚情感,並胸藏精闢觀察的 竹村空間 魏立彥 總監,分享如何以最質樸、真實的設計語彙,將空間的需求及情感回歸到使用者身上,讓「人文」不再只是薄弱的想像符號,進而體現出最直觀的人文之美。

合心開發 李正聰 副總經理


企業簡介
「合心開發」奉行三件事——
「與天合德」,即永保最高的企業道德經營事業,並回饋社會。
「與地合明」,則是保證我們所有的營建開發,都將以保護環境,且與地球共生息為準軸。
「與人合心」,代表著公司上下一心,朝著共同理念而努力,對客戶、廠商設身處地著想,對社會投注關懷與互愛的信念。

我們不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利他」成為公司長久以來不變初心。當所有企業都在追求最大利潤時,合心開發已經把「回饋社會」當作企業營利中的最大收穫。公司的主要成員都是業界菁英中的菁英,在收入最高、自我實現能力最強,也最能享受幸福感的50歲階段,毅然跳出舒適圈,同心協力創立本公司,並將「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感恩心情落實在工作中。

我們想做的是善性循環,在所有股東心裡,建設開發事業是一種永續經營的良心事業,「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合心開發在創立之初,全部的創辦人均瞭解,公司要永續經營,除了「與天合德」、「與地合明」之外,最重要的是「與人合心」,這也是「合心開發」的命名初衷。

竹村空間 魏立彥 總監


學經歷
2001 樹德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畢
2006 國立高雄大學 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肄
2008 成立 竹村空間

公司簡介
空間的組成需要許多元素來構成,設計就是透過了解、分析、拆解並重新組構,不妨想成是一種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 透過設計來完成。竹村空間自2008年成立,深知築巢有夢的深切,因此秉持熱誠及專業且豐富的實作經驗來協助業主完成自己的夢,讓夢想得以實現。我們有一系列針對不同屬性及客層需求所打造的設計流程,不管您對空間有甚麼故事,我們都準備好隨時傾聽。

品牌價值
所謂「竹村」?
「竹」代表的是高風亮節,也是古代文人的象徵,更是藝術及氣質的代表。
「村」指的是群居之地,人才的匯集場所,最基本的行政單位。
「竹村」就是期待一群專業藝術涵養的人才共同組成的團隊。

設計領域
建築室內共同制作Building + Interior
竹村空間創立於2009年,專營建築外觀及室內空間專業整合,並針對商業空間提供品牌及經營模式建議。
針對住宅空間,我們期待生活應該是一種美學的表現,從業主的品味延伸至活動與居住的場所。
將業主的需求結合我們對基地的分析:包括良好的動線機能規劃、材質與光線的演繹、造型分割的比例、計劃性的照明、甚至於家具擺飾的挑選以及搭配空間的形象設計。
我們期待提供業主專業的建議與體貼的服務,並結合頂級工藝精神與態度成就不凡的空間作品。

(以下對話,李正聰副總經理簡稱李,魏立彥總監簡稱魏。)




(圖)《做工ㄟ阿爸》一片中深刻描述藍領階級的父親與兒子間的親情互動。

Q:合心開發最近有一隻微影片《做工ㄟ阿爸》,以此探討那些願意服低做小,卻常常被人們忘卻的深刻之愛。從影片中也可看出貴公司相當關心「家」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想請問李副總,您認爲從營造、建築的角度,可以如何落實您們所希望的「關懷與珍視家人」的理念?

李:合心開發自創立以來,無論是公司同仁或是合作的工班,都希望能透過面對面的關懷與工作上的實際協助,讓全體員工在這獲得「家」的歸屬感。我們十分重視人際連結,希望藉此帶動人們往好的方向發展。因此,以「人文關懷」為出發點,拍了兩支微電影;先是《分享愛.傳遞善》,想傳達其實一個微小的動作就能去幫助,甚至改善別人的困難。接著才有《做工ㄟ阿爸》,闡述一個傳統觀念下的父親,通常是羞於愛意的,但卻默默替兒子努力打拼,與孩子的關係也逐漸產生變化。這項理念,也促使公司內部組成「互愛關懷協會」,號召全體同仁讓關懷跨越舒適圈,傳遞到社會每個角落,帶動「善」的信念循環下去,無形中也形塑企業文化及凝聚力。




(圖)竹村空間 設計作品《漫.生活》

Q:竹村空間一向關心住家內涵,且總有能讓空間緊密貼合生活的設計巧思。因此也想請魏總監與我們分享在進行室內設計或建築外觀時,應如何通盤考量得以讓業主感受內部氣韻與外觀量體一致的空間?請您談談幾個實際的案例。

魏:竹村向來採取建築及室內設計綜合考量的路線,我的觀點是——人使用的是場所中「虛」的部分,任何實體都是為了界定虛體;因此,竹村特別在意「虛」的空間帶給人的影響,即便今天在操作建築設計,對室內空間的考量也會先於量體外觀。透過一個開窗,或空間轉換時的故事性,表彰不顯於外的空間隱喻,並帶出這個地方的價值感,也就不再取決於採用造價多昂貴的建材或裝飾,使場域自然而然的顯露「氣質」與「價值」。

李:呼應總監的想法,我也認為「家」不該跟「房子」劃上等號,不是建築落成就叫做家。曾經有朋友和我分享,他家中的百萬廚具都無人使用,那這樣就沒有家的感覺了,因為場域失去促發人們互動的功能;而廚房本來就是煮飯聚餐的場所,就像古早人說的「呷飯喔~」,用甜蜜的語言,讓空間產生溫度與親情,我想這才是「家」最大的意義。




(圖)清水模打造的牌樓,為樸實而溫暖的量體掀開人文扉頁。


(圖)《若樸》一案為每戶居民皆敞開寬闊的綠意露台,使生活與自然的距離更靠近。

Q:仔細研究合心開發及竹村空間的核心理念,不難發現雙方對「人文」的考察及落實皆相當細膩;如合心《若樸》建案降低公設比、竹村作品《木.暮》中的園林造景及虛實相生手法,都是一種「化繁為簡」的設計手法。因此想請教兩位對於「人文」這個詞彙的看法及解讀為何?又為何會希望將這樣的概念融於建築及設計內?

李:「謙讓」是我們一以貫之的心念,放在空間中來說,就是把建築體的基地內縮,將前庭空出、留給大眾,形成對人們更加友善的空間,而最新的建案《若樸》亦是如此。這次我們特別邀請高雄在地陶藝家量屋創作,讓建築不留於富麗外觀,而是能更具體感受到人文的獨特之處。


(圖)《若樸》一案將藝文的美好導引進公共空間,邀請高雄在地陶藝家王昱奇,創作裝置藝術品《高枕無憂》。


(圖)位於一樓的開放式書軒,以雕塑作品《築夢者》增添閱讀場景的可愛趣味,引人忘返。

李:另外,我認為「人文」應該要變成一種企業文化,從經營者到所有同仁一起長時間累積,人文底蘊方能堅定對的方向,進而提升競爭力並彰顯企業價值。所以,我們每個月會舉辦一次讀書會,由同仁輪流挑選書目和導讀,提升人文識讀的能力,其中有個有趣的故事——一位同事說他從來不看書,但如今也為此踏入書局,認真挑選書籍。我想這就是合心的期待,賦予公司一個好的場域,並對個人產生正面影響,感受到生活的快樂與溫度。




(圖)竹村空間 設計作品《JONE餐酒館》

魏:人文的議題有點龐大,說清楚恐怕都要寫一篇論文了呢!但扼要來說,我認為人文的核心具備的第一是「創新」,第二是「延續性」,也就是在傳統及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因應時代去做轉變,所以創新應該要是有脈絡的,而非為新而新。

回顧我從眷村長大的成長背景,從小看著傳統習俗怎麼影響村人的生活,所以我其實對「中國式設計」有別於多數人的心得——讓設計脫離傳統符號的束縛,表現出中華文化的內斂、氣質以至氣度;正如《園冶》一書中提及的「雖由人做,宛自天開」,說明幾乎所有空間都意在讓人感受「自然而然」。




(圖)竹村空間 設計作品《木.暮》

回頭來說《木.暮》,這是我前年經手的實品屋案例,屋主希望能改善原先採光極差的狀態,我就借用了三種園林設計的手法,分別是「分景」、「借景」跟「框景」,首先用弱分界區分場域,接著再讓每個空間都成為其他空間的陪襯,延續寬敞的視覺感,最後再用軟件的框線造景;讓人在裡頭遊走時自然產生豐富的景觀變化,即便身處不同空間時,在視覺與聽覺上都能相互理解、產生互動。




(圖)合心開發把對人的關懷化為一切行動的理念,不僅灌注於建築更化為實際善行。

Q:兩位同在高雄發展事業,對這片土地勢必有一定的情感及關懷,能否與我們談談各自在美麗港都近年所觀察到的變化?以及您們希望自身經營的公司能為在地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改變嗎?

李:自從「高雄厝」政策推行以來,高雄市景近年確實變美了,將部分室內面積挪來規劃「景觀陽台」,除了增加綠意景觀外,也有節能減碳的效果。而抬頭看天際線,「垂直綠化」或更為豐富的設計樣式逐漸出現,相信在環環相扣的影響下,城市美感便能隨之提升。而我們現在好不容易有這樣的友善政策、環境條件和美學苗頭,就更應該用負責任的態度來建造房子,不管是對消費者、土地或美學維護上,都以此為出發點,才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圖)竹村空間 設計作品《樹向陽》

魏:確實,「高雄厝」施行兩、三年以來,對在地的大樓景觀帶來可見的影響;像我們近期為類似設計案尋找參考案例時,就看得出高雄集合住宅的美感大勝其他縣市。我認為,這便是公部門挹注給產業活水所造就的變化,讓用心的開發商能夠妥善建設土地,逐日確立在地的都市美學;隨著良好的案例增加,同時也提升公民的素養。所以說凡經手的案子我一定會多做,正是因為「看不下去」,寧願多花些時間與人力,也絕不把不滿意的空間交給客戶。




(圖)合心開發連年獲得政府及建築師協會嘉獎,鼓勵該公司對於建設工程的高品質堅持。

Q:因市政推動,目前高雄房地產外界預估正逢牛市,故我們也想請教李副總,日後會有什麼樣新的目標及計畫來因應接下來的熱潮?未來是否也有北上推出建案的可能性?

李:若用佛教的話說,合心開發傾向以「人生無常」的概念去把握當下,並深耕高雄地區。而我們不希望建設公司有「暴起暴落」的思維,景氣好時大力擴展事業版圖,不好時大力裁員;因此,自我從業以來,就抱持著「製造業」維持合理利潤的想法,以永續經營的角度運作,維持對同仁、股東、消費者,甚至整個社會都負起責任的態度。秉持「以人為本」初衷,我們從「上善若水」、「大傲若謙」、「見素抱樸」等系列案名出發,因為我對合心的品牌和品質有自信,相信以後消費者一見到這個名稱,便能不疑有他,自然地對建築及空間產生信賴感。




(圖)竹村空間 設計作品《文守閣》

Q:竹村空間近年設計能量相當的高,各式作品皆能看到魏總監充沛的設計思維,而我們也想知道在外界看好高雄房地產經濟的同時,您今年對於個人或公司,有什麼樣的規劃及想法呢?

魏:竹村空間因跨足建築及空間設計領域,所以設計的觀點上會比較開放靈活,且萬變不離其宗,還是以處理空間感受為首。內部則會持續著重團隊合作模式,有別於傳統設計公司中個人英雄主義較為強烈,充滿「老闆最厲害」的迷思;創辦竹村以來,我們便大力推行分工合作、共同創作,雖然在橫向聯繫過程中花了許多力氣,但透過不同人員處理同一件案例,那些創意、新穎的想法才有空間發揮。所以在新的一年,我們也會繼續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前進!


生活從來不是一場接受了歡呼與掌聲,便能就此退場的舞台。在一席暢快淋漓的對談下來,深刻感受到身為社會裡的中堅人物,合心開發 李正聰 副總經理 不受大起大落的建築景氣影響,以永續經營的理念,堅持對生命中所有可能觸及的關係網絡負起責任,滿懷同理心真誠待人。而同樣在地方執業長達十年的 竹村空間 魏立彥 總監,則持守住「人的體驗」為最高原則,真誠分享融匯貫通的「人文」見解,讓我們在在了解,美感是彰顯一件事物價值的基礎,但事物本身的價值卻不取決裝飾,而是置身其中的幸福感受!

OPEN Design 動能開啟傳媒:http://www.openworld.tv/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