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年猶太戒律和世界的味道在以色列相遇

位於世界衝突中心的以色列,戰爭與和平始終在一線之隔。命運把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教的至聖之地侷促在耶路撒冷舊城裡,是其歷史宿命;然而韌性堅強的以色列人透過高科技造水技術,在沙漠裡開創出農業大國,同時把世界各角落帶回來的美味,融合猶太千年戒律,成為中東地區味道最獨特的美食王國。

耶路撒冷(Jerusalem),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共同的聖城,巍巍城牆,層層堆疊出三千年的複雜歷史恩仇。千百年來,虔誠信徒八方而來,穿過城門,沿著朝聖之路接踵在曲折狹窄的古老巷弄,邁向屬於各自宗教的聖地,行他們一生最神聖的一次朝拜。



三教至聖之地並立千年石城
經過重重嚴厲的安檢,來到老城中心的神殿山(Temple Mount),鎏金圓頂、外牆綴滿藍色馬賽克和可蘭經文的岩石圓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傲踞在神殿山正中央,是耶路撒冷老城最閃亮的精神地標,成列的柏樹、開闊的廣場、巨石鋪設的地面,與周邊陰暗狹窄巷弄大異其趣。神殿山原本是猶太人的聖地,也就是傳說中,亞伯拉罕(Abaham)將兒子以撒(Isaac Genesis)獻祭給上帝之處,因此所羅門王(King Solomon)早在三千年前就在此起造了猶太人的第一座聖殿,然而自從西元七世紀被穆斯林征服,並宣稱先知穆罕默德在此升天之後,神殿山便與麥加(Mecca)、麥地那(Medina)齊名,名列伊斯蘭世界三大聖地。如今,這裡由約旦管轄,猶太人被禁絕在外,空氣中傳出來的聲響,是叫拜塔的高亢誦經聲;能入內朝拜的,盡是覆頭巾、罩面紗的穆斯林。



下聖殿山,穿過層層拱門和迷宮般的窄巷,再過一層安檢,來到西牆(Western Wall,或哭牆),對猶太教徒而言,世界上再也沒有其他地方比這裡更為神聖了。黑衣黑帽、蓄著蜷曲鬢髮的猶太教徒各個面牆,或低頭讀經,或立定沉思,有時進入冥思忘我境界,便不自主地擺身吟唱,或親吻石牆。兩千多年前,希律王(Herod the Great)在神殿山打造了猶太人的第二座聖殿,西牆則是用來支撐聖殿外圍的一堵高牆,然而當聖殿於西元70年遭羅馬人所毀,西牆是聖殿僅存的殘蹟,近兩千年來,這裡便成了一座巨大的戶外猶太聖堂,也是猶太教徒的至聖之地。



出了西牆管制區,沿著受難之路(Via Dolorosa)穿街過巷來到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一生最後的七天都在耶路撒冷度過,而「受難之路」到聖墓教堂這一段約600公尺的路程,回溯著耶穌生前的數個小時,從背著十字架、三次跌倒,在髑髏地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到最後被卸下聖體、安葬在聖墓堂裡。如今,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絡繹於途,沿著「苦路十四站」等聖跡,或默唸,或祈禱,有的跪拜親吻「塗膏禮之石」(Stone of unction),有的在聖墓排隊等候數小時,就為了進到墓室點上一根蠟燭。這裡正是基督世界的至聖之地,多少基督徒窮畢生之力,都要前來親炙基督生前所走過的路。

由於耶路撒冷的地位實在太特殊,也極具高度政治及宗教敏感性,因此1981年年耶路撒冷老城被提名為世界遺產時,儘管位於以色列國土境內,卻是由鄰國約旦所提出,並且單獨掛名為耶路撒冷,不屬於任何政權國。



更多內容..請掌握《TRAVELER Luxe旅人誌》動態,歡迎加入FB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travelerluxe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