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創作 ideas之星 見證庶民經濟主流價值

由資策會《創新發現誌(ideas)》月刊所舉行的「ideas之星」選拔活動,於4月28日舉行得獎作品成果發表會,在此次的發表會中,《創新發現誌(ideas)》建構了素人創作的平台,在2個小時的過程中,讓素人創作家透過舞台盡情展現自己。由於《創新發現誌(ideas)》透過多元的廣宣管道為素人創作大舉發聲,已有天使投資人發掘到可投資標的,也有大中華知名的演藝娛樂公司派出「星探」找尋到「明日之星」。《創新發現誌(ideas)》強調,「ideas之星」的選拔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將集結更多的創新能量,為台灣的產業轉型奠定根基。


領先風潮 創新先驅

成立滿3週年的《創新發現誌(ideas)》,一直以來,以「創新」為職志。有鑑於紙本媒體的式微,《創新發現誌(ideas)》以自身為科技與媒體的重要實驗平台,在電子書、EP同步、議題操作等媒體重要發展方向,均扮演先驅者的角色。

3年來,《創新發現誌(ideas)》持續朝創造議題,透過 ideas SIG (Streaming Innovation Group) 的運作,整合跨領域的多元聲音,逐步由單純雜誌,發展出全媒體的架構,並成為創意揮灑的舞台。今年《創新發現誌(ideas)》在這座創意平台上,積極推動素人創作,進行ideas之星的選拔。

為慶祝《創新發現誌(ideas)》3週年慶,《創新發現誌(ideas)》集結數位內容業者、媒體業者及素人創作者,舉辦「ideas之星」選拔活動,在短短10天內共收到181件作品參賽;分為影音、文字、圖片及實體創作等四大類型,其中,影音為最大宗,占39%,而App有11支,是作品中的最大亮點,創作內容包含電子書、教育、交友、信用卡及算命等;圖片及文字各占27%;實體創作則占7%。

經過149位評審的開放投票作業之後,原本設定20個名額,但因評選戰況激烈,形成同票數現象,共產生23名ideas之星,其中影音9件、文字7件、圖片5件及實體創作2件。


舞台展現 處處用心

為了讓素人創作家大膽秀出自己的作品,《創新發現誌(ideas)》為期1個月的企畫,將成果發表會的舞台搭建在有著歷史與文化意涵的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的二樓拱廳,在場地布置上,運用東波水月的花藝設計;背景音樂則是曾經治療過自閉症孩童的David's夏威夷吉他工作室所創作的樂曲,工作人員身上穿的T恤、會場的水果餐,則分別來自於具有設計師平台的印樂網,及以路邊水果攤起家,最後生意做到各大便利商店的福和水果商行,處處可見主辦單位的用心及巧思。

當天現場湧入近200位的觀眾,甚至還有到華山文創園區參觀的觀眾,也被吸引到會場來。23位ideas之星中,共計有16位在現場透過影片、圖片介紹他(或她)自己得獎的作品,在會場的一隅,也展示台灣包、紙雕等創作作品,讓現場的觀眾驚呼素人創作的驚人實力,滿足視覺、聽覺及味覺的多重饗宴。

最重要的是,此次活動大大發揮了媒合的功能,讓千里馬得以遇見伯樂,也讓投資者發掘到值得投資的標的。

《創新發現誌(ideas)》不僅會持續關注這些ideas之星的未來發展動向,協助媒合好的投資機會,同時,創新平台的大門永不關閉,希望集結豐沛的創新能量,在軟(體)帶硬(體)的產業轉型轉捩點上,發揮主動積極的角色,不斷產生好的內容,作為產業轉型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