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之聲》李威儀談閱讀:我就是想質疑一下、顛覆一下、實驗一下

聯繫採訪時,李威儀並沒有馬上答應受訪,反而謙虛地擔心自己的藏書不夠精彩。結果當然沒有「不精彩」這回事,反而相當驚人。他的藏書多以攝影書籍為主,卻一點也不單調無聊,瀏覽他的書櫃像是自由穿越時空背景,戴上或歷史、或社會、或文化、或藝術、或政治的眼鏡,神遊在各種探究攝影的學問裡。

李威儀。1982年生,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中山大學傳管所碩士。曾任報社文字記者,2011年創辦攝影藝術獨立刊物《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並擔任主編,持續探索影像的概念、文化與思潮,曾獲頒文化部2013年第37屆金鼎獎雜誌類最佳主編獎,2016年第40屆金鼎獎雜誌類設計獎,2017年第41屆金鼎獎雜誌類人文藝術類獎。

閱讀的啟蒙,就是把之前讀的通通丟掉

「只悔恨唸大學沒有讀得更多,那大概是我啟蒙的時間點。」大學第一堂歷史課,老師站在講台上,要李威儀和同學們把之前讀的歷史通通丟掉,「歷史是更多面向的東西,用音樂來形容的話,歷史像一首『複音音樂』,由很多個主旋律交織而成,譬如社會史、音樂史、藝術史,但在義務教育系統裡,歷史幾乎是以政治史或帝王史的更迭作為主幹系統。」對閱讀從懵懂到開始有些想法,著迷於知識性、理論性、通論型的內容,大學四年他幾乎天天到圖書館報到。

雖然和「懂得閱讀」相見恨晚,但李威儀與書的緣分卻開始得很早,從小喜歡畫畫、剪貼,每年當學藝股長做教室壁報,也會編些東西或畫一本書出來,「編輯好像是從小就在做的事情。」雜誌編輯工作像命中註定一樣,串起從小的編輯、美術天份以及長大後對知識的渴求。2011年李威儀創辦了攝影藝術刊物《攝影之聲》,以他形容為「游擊式」的獨立出刊模式,在台灣引起探討攝影的新浪潮。

讓音樂帶著身體進入某種閱讀節奏

《攝影之聲》辦公室位於民生社區一處公寓四樓,也是李威儀的住所。傳統公寓格局裡一般作為客廳使用的空間,擺了正對著窗戶的書桌—— 他稱之為「編輯台」的地方,周圍是高矮不一的白色書櫃,與家人合照錯落在書本之間,他說書桌的位置曾經是畫家母親的畫桌,低頭或創作或思考,抬頭便有綠樹和陽光,李威儀近年的閱讀經驗幾乎是在這個場域進行、發生。



音樂是空間裡另一件重要的事。「我編每一期雜誌都會有主題音樂,音樂會啟發一些想法,會帶著身體進入某個節奏。」他曾經在製作張照堂專號期間,一直反覆聽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的歌,「那是張照堂喜歡的音樂,也是屬於他的六〇年代。當下感受到的氣氛都會反應在刊物上。」他自己閱讀時也會搭配著音樂,類型不一定,只要情緒跟書的內容搭得上就好。

問起是否受哪位作家影響最深,李威儀想了許久,不好意思地說「好像太嚴肅、太宏大了,因為過於宏大而顯得有點蠢。但應該是馬克思吧。」大學時期他讀了法蘭克福學派的書,或叫批判理論,多是用左派理論來解讀文化現況,「那些東西引導我對於世界現存的樣子開始有了質疑。有些問題必須要很用力的思考,你才能夠解析、解構這個狀態。就像呼吸,因為太習慣空氣,在沒有人提醒你PM2.5之前,你並不會去質疑空氣。」

沒有吸收會讓人言之無物

李威儀創辦《攝影之聲》其中一個目的,是去創造「如何閱讀照片」的討論。他認為人們習慣簡化照片的可能性,很少去理解它是如何被產製。「舉例來說,攝影師拍我的書櫃、拍我閱讀的樣子,這就是真實的我嗎?還是刻意擺出來的我呢?」人很容易相信眼前發生的事情,但眼見不一定為憑。「閱讀幫助我們理解,使我們不那麼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讓我們知道不一定要全盤接受。」閱讀也影響了李威儀的雜誌產出,「我想扭轉對攝影的觀念,創造某種反直覺的思考,市場上不這樣想的,我就會想質疑一下、顛覆一下、實驗一下大家覺得攝影是怎麼樣。」

《赤花,沖繩之女》是沖繩攝影家石川真生在1975至1977年於沖繩胡差和金武町拍攝的照片,直面沖繩在美軍基地環駐下的時代與人性樣貌。

他說每本書都是一種提示,提示著某種可能從未想過的觀點的存在。「你們來採訪也是提示,讓我知道自己的貧乏。編輯是要產出東西的人,如果沒有吸收、一直在吐東西,會言之無物,變得像我現在這樣沒什麼好講的。」瞬間似乎聽懂了李威儀並非刻意謙虛,讀得越多、越知道自己渺小,這或許就是閱讀教我們的人之常情。

在這次企劃中,我們總共造訪了9位創意人的書櫃:聶永真、溫度物所的Isaac與Wayne、李君慈、貓下去計畫負責人 陳陸寬、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的主人謝碧鶴、《攝影之聲》主編 李威儀、個人意見、海鷗書店主理人 柳下恭平,以及賴嘉綾×鄒駿昇×郭漁×良根的「大人繪本讀書會」,也邀請了駱以軍、李取中、李惠貞、尹國賢、林唯哲、柯亞、奇哥等人分享對他們影響深刻的漫畫!更多精彩內容請見《Shopping Design》2月號「我的書櫃」,一起看書櫃、讀書本,閱讀這些創意人的人生!

線上購入→https://goo.gl/7R4U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