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唱銷大揭密 迷偶像還真實力?

2012年為K-POP大眾化的元年

喊出文化立國口號的南韓,以影視、音樂等大眾文化迅速攻占亞洲市場,南韓流行音樂Korean Pop(以下簡稱K-POP),更登上台海兩岸以及歐美舞台,甚至在諸多意想不到的國家如西班牙、德國、祕魯引領一番新潮流,盤點K-POP的席捲之路,真正做到全球範圍,讓人看著都新奇。

桃園機場被擠得水洩不通,因為南韓歌手又來了!根據統計,2012年還沒結束,就有30多組南韓歌手接力登台,周邊商品大熱賣,估計獲利新台幣6.4億元,其中,少女時代不負眾望,所使用過的冰箱、親筆簽名價格翻倍漲,標出21.1萬元,其次則是SHINee與BIG BANG,經濟效益相當值得關注。

對K-POP來說,2012年是相當重要的一年,除了在台不斷發燒之外,伴隨著《江南Style》的熱潮,在短短5個月內躍為YouTube第一支觀看次數突破10億的影片,以騎馬舞風靡全球超過75個國家,寫下歷史新頁,突破了K-POP原本只在發燒友群體中流行的局限性,逐漸大眾化,媒體評論:「PSY向人們展示了用韓語演唱的歌曲也可以受到全世界的喜愛,」意義巨大!

從YouTube看K-POP的視頻點擊量資料(以SM、YG、JYP娛樂為基準),顯示2012年在YouTube上刊登的南韓歌手的MV等各種視頻,總共在224個國家被點擊了49億800萬次,與2011年的23億次相比,增加了2倍以上,在質和量上都表現出亮眼增長。而2012年上半年的點擊量為17億2,400萬次,下半年大幅增長,其中《江南Style》的MV點擊量占全部點擊量的五分之一。有分析認為,人們對PSY的關心擴展到對全部K-POP的關心,加上SUPER JUNIOR、JYJ、BIGBANG、2NE1、BEAST等偶像歌手組合的世界巡演鞏固了全球粉絲群體,K-POP因而打下了在全球流行的基礎。

長久的時間累積與緊湊的練習日程,造就南韓的經紀公司像工廠般,不斷製造出一批批經過訓練、能唱能跳、優質精良、甚至是連五官也做好準備的偶像。(福斯國際電視網/提供)


細數崛起路 此屬第三波 強大且持久

南韓偶像團體由左至右依序為SISTAR、SUPER JUNIOR、BEAST、BIGBANG,唱跳的舞曲、整齊的舞蹈、絢爛的走位、磅礡的氣勢、全能的特質成功引領K-POP走向海外。(福斯國際電視網/提供)
綜觀K-POP的崛起,此番哈韓瘋已屬第三波了,FOX娛樂台《就是愛JK》主持人吳建恆觀察,過去十多年,K-POP有多次起落,「如今風行全球的K-POP傳奇,其實也是之前累積出來的成果。」他長期深耕於台灣廣播電視圈,更參與到第一波和第二波的K-POP全盛時期。

「第一波K-POP興起是在HOT、神話、SES時期,」吳建恆分享,HOT大紅時期,適逢他的朋友將HOT引進台灣,「也因此剛好和HOT成為了朋友,」使得原來只做日本音樂的他,有了第一次和南韓歌手接觸的機會。爾後,因為DJ的身分,HOT進而邀請他到南韓看他們的演唱會,他也時常在節目中播放他們的歌曲,「只要HOT到台灣,也都會上我的節目宣傳打歌,」吳建恆笑說,對K-POP的了解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也算是一路了解K-POP的脈絡。

而當第二波K-POP盛行時,台灣已經開始大量翻唱南韓的歌曲,譬如滾石唱片的徐懷鈺《怪獸》、杜德偉《脫掉》等等,當時這些歌曲幾乎所有台灣民眾都能輕易哼上一段,而此時最火紅的南韓歌手便屬酷龍、寶兒…。

第二波K-POP潮流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接著由WONDER GIRLS《Nobody》和T-ARA《Bo Peep Bo Peep》揭開第三波K-POP崛起的序幕,吳建恆回憶道:「聽到這些歌曲覺得實在是太好了!」在廣播節目中,非常需要這樣的舞曲帶動節目氛圍,加上這幾首歌帶有一點魔音傳腦的感覺,讓人上癮。因此,即使台灣還沒代理,吳建恆就一直持續播放,直至1、2個禮拜過後甚至變成固定單元,聽眾的熱烈迴響也讓他正式開始向南韓的唱片公司買歌、播歌。

那時吳建恆恰巧也是MTV台《日韓音樂瘋》的主持人,「雖說節目名稱為《日韓音樂瘋》,但比重卻不太對,」韓國的素材少之又少,而他一直希望多做一些南韓音樂,便利用過去的基礎和人脈,將K-POP逐漸引進,「但當初在節目中只能拿著南韓歌手的唱片或圖片乾講,」沒有太多的資料來源。好在SUPER JUNIOR《SorrySorry》一舉攻進,「因為資訊發達,整個亞洲很快為之瘋狂,」第三波K-POP熱潮由此真正崛起,而且最為強大,至今仍然持續擴大延燒!

南韓偶像團體由左至右依序為SISTAR、SUPER JUNIOR、BEAST、BIGBANG,唱跳的舞曲、整齊的舞蹈、絢爛的走位、磅礡的氣勢、全能的特質成功引領K-POP走向海外。(福斯國際電視網/提供)


奠立不敗要點:偶像團體、練習生制度、中毒式舞曲

盤點K-POP的席捲之路,可歸功於下列幾項關鍵因素;首先,「偶像」即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要想步出自己的國家,不論是亞洲還是全世界,溝通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而又不是所有人都懂韓語,但是散發青春氣息和生命活力的偶像可以突破語言的限制,因為好看的外表與精采的表演人人都愛看!其中,成功在海外發展的又以偶像團體居多,唱跳的舞曲、整齊的舞蹈、絢爛的走位、磅礡的氣勢、全能的特質都是相當吸引人的關鍵。因為如此,很多人以為偶像就是K-POP的全部,其實不然,南韓不乏所謂實力派或抒情歌取勝的歌手,只是走出去的、引領K-POP風潮的都是偶像。

再來,則是創造偶像的「練習生制度」。練習生的制度在很多國家是不可行的,就歐美而言,12至18歲是人格定型的重要時期,外國人通常不願意犧牲此段精華時光關在經紀公司裡日夜操勞,無止盡地練習。至於台灣,礙於文憑至上與升學壓力,就更不可能了。但在南韓,練習生的制度已經行之有年,且因國情不同,願意賭一把的青少年很多,就算18歲以後經紀公司不願意讓其出道,他們大都也可接受。

加上南韓製造偶像有其獨特的方法,吳建恆表示,他曾看過練習生的日程表,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男生一定要練健身,練習時間直至深夜才結束的比比皆是,」長期下來,練習生所積累的壓力相當沉重。吳建恆進一步說明,練習生在訓練過程中,不是只有淘汰的壓力而已,還得突破語言的障礙,例如南韓偶像團體EXO-M,一個韓國人卻要加入M(Mandarin,中文),就必須學習中文,而被選中的海外練習生不免俗地就得學習韓文,至於南韓本地的練習生則是個個都得精通日文,「日本沒有盜版,付的費用又高,經濟效益可觀,因此日本在南韓經紀公司的心目中是一個非常可口的市場!」為此,長久的時間累積與緊湊的練習日程,造就南韓的經紀公司像工廠般,不斷製造出一批批經過訓練、能唱能跳、優質精良、甚至是連五官也做好準備的偶像。

最後,擁有高度記憶點的「歌曲舞蹈」尤其功不可沒,從最初SUPER JUNIOR的搓手舞到近期PSY的騎馬舞,既簡單又有趣,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人都可以跟著唱、跟著跳,幾乎已經融入民眾的生活。一般華語或西洋流行歌曲,強調的重點在於寫歌的人將過去的故事或創作的動機帶進歌曲中,進而演繹歌詞、詮釋情感、感動人心。而K-POP和此音樂製作模式則是恰恰相反,歌曲不著重於表達,歌詞也較無故事性,一切都為舞台表演而生,創造容易讓觀眾記住的「中毒式旋律」為大宗,「所以寫K-POP的人很厲害,熟悉什麼樣的旋律,搭配什麼樣的舞蹈,可以吸引眾人目光!」吳建恆說。

除了以商業利益為優先考量,偶像歌手的突破發展也是創作K-POP的重點之一,歌手下一次推出的作品往往會比上一次的作品更讓人耳目一新!根據吳建恆的了解,一首歌曲的呈現,歌手可能要花3個月的時間,以極機密的方式訓練,「舞蹈老師更要簽訂保密條約,這是商業機密!」新歌正式推出之前,絕對不能曝光,因為只要一個舞蹈Point事先被人知道甚至盜用,那麼歌手幾個月來的練習就都前功盡棄了!

吳建恆長期深耕於台灣廣播電視圈,參與到K-POP多次起落,一路了解K-POP的脈絡。(溫偉廷/攝影)


台韓大車拚 我們缺什麼?

相較於南韓偶像團體刮起的陣陣旋風,台灣的團體組合,幾乎壽命都不長,大多維持個3至5年便無疾而終了;就算近年受到K-POP影響,有不少新團體打造成韓團模式,不僅是服裝、舞蹈,連人數也開始增加,卻引發國人發出不少負面聲浪,除了挨批抄襲外,還被說抄得零零落落。

其實台灣團體不是不行,只是在環境制度、市場遠見以及歌曲創作等方面都有待加強。就環境制度而言,南韓演藝圈肯花時間培養新人,團體從挑選、培訓至出道,起碼歷經2至3年以上的時間,甚至還有2AM的趙權,當了8年的練習生才出道,經紀公司為的就是訓練旗下藝人具備各種能力,包括應對進退也必須到達一定程度,才會讓他們踏入演藝圈,而且一出道就會給人專業的感覺。過去台灣演藝圈並沒有這樣的新人養成環境,沒辦法捱過練習生的漫漫長路,訴求短時間推出、短時間回收,所以容易讓人覺得底子不足。

以市場遠見來說,南韓的歌手、團體主攻的市場為台灣、中國、日本、印尼、歐美等等,真正做到全球範圍,此外,為了深化各地、各種市場,南韓經紀公司採取「衍生性隊伍」策略,例如SUPER JUNIOR-M、EXO-M,並在組合中加入當地歌手,專攻大中華市場。而台灣藝人看見的市場不是世界,只是中國,為此,當然也沒有南韓藝人學習他國語言的壓力,眼界放得不夠寬。

在歌曲創作方面,南韓有很多從國外回來的音樂創作人才,就是俗稱的ABK,將學到的創新想法、硬體設備與製作模式融入K-POP,而且分工極細,一首舞曲寫節奏、寫旋律、寫歌詞常常都是不同的人,多位專家分析,K-POP傳達出南韓善長「融合世界、加上韓式創新」的精神,舞蹈、造型學日本,音樂學美國,再創造特有的表演形式,例如繁複大膽的舞蹈招式、高難度的歌唱表演,開創出21世紀的韓流新元素。台灣音樂人比較屬於土法煉鋼,本土創作歌曲大都出自同一人之手,對於流行舞曲,人才不夠,基礎較淺,創意也不足,只能學習模仿,無法大量製造,所以現今很多台灣唱跳歌手都得向歐美找歌。

抵韓培訓淬身心 陳盈燕、戴玉娟脫胎換骨

如今成為一名K-POP歌手,已不只是韓國少男少女的夢想!有鑑於此,channel M首推亞洲最大韓國選秀實境節目《K-POP獵星行動》,被看作是亞洲地區的韓星速成班,反應熱烈,盛況空前。今年《K-POP獵星行動2》擴大舉行,除了香港、台灣、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之外,更增加了馬來西亞、日本和越南,從亞洲8個國家中挑選出16名優勝者,抵韓接受成為新星的基本訓練,以及嚴格的淘汰賽程,最終優勝者不須經過既漫長又辛苦的練習生歷程,取而代之的是,有相當大的機會立即出道、登上舞台,對欲成為K-POP歌手的亞洲人而言,其實是踏上星徒的第一步,也是最快速的一步!

在《K-POP獵星行動》中獲得第3名佳績,有台版潤娥之稱的陳盈燕親身分享,抵韓的培訓課程會因每個參賽者的狀況和時間而量身訂做,一週訓練6天,從早到晚幾乎不停歇地反覆密集訓練,「每天就是跳舞、唱歌、跳舞…,還得學韓文,」每當比賽迫在眉睫的時候,更會練習到凌晨4、5點,「將近20小時的馬拉松練習,非常扎實!」而她也觀察到,南韓當地的練習生其實比他們練得更辛苦,時間也更長,「難怪南韓歌手個個具備全方位的實力」。

《K-POP獵星行動2》第5名的戴玉娟也分享,抵韓的參賽者同住宿舍,官方單位怕洩露比賽的相關細節,規定不能隨便出門,「連大門的密碼都不知道!」她說,其實也沒有多餘的時間觀光玩樂,由於比賽很頻繁,培訓很緊迫,訓練課程之外的時間,參賽者也都不敢鬆懈,對著鏡子拼命練習,「尤其怕跟不上其他人的腳步,每一天的壓力都很大」!

實際體驗南韓訓練生的生活之後,「舞蹈、發聲等基本課程聽來簡單,」戴玉娟說,但是老師的要求非常嚴格!實際教授舞蹈動作之前,必須先進行體能訓練,「長時間把手伸平不能放下以挑戰體能極限。」她回想,在發聲課程時,只要達不到要求老師即會嚴正以待直接指正,「沒有愛的教育這回事!」陳盈燕也說:「歌沒練好,老師甚至會生氣的直接趕人出去,不必繼續上課了,」比賽表演不好還會直接在台上被評審怒罵到哭,「評審直接否定我沒有當歌手的能耐時,打擊真的很大!」種種考驗除了磨練歌唱、跳舞技巧之外,更淬鍊心志,目的就是要讓參賽者盡快成熟,也好承受、調適將來觀眾的批評。

雖說整個過程下來備嘗辛苦壓力之大,但是兩人滿載而歸,脫胎換骨,「最後不再只是模仿,而是擁有自己的風格和味道,獲得評審肯定,」兩人開心地說道,這段歷程不論是對身心發展、歌唱技巧,或是未來的演藝生涯,都非常有幫助!

今年K-POP依然盛行? 恐呈大者恆大趨

當記者問到「2013年K-POP依然盛行嗎?」吳建恆笑說,其實在去年就有人問過他這個問題了,雖然抱持著保留的態度,但就今年的1至3月來看,根據了解已經有4、5組南韓藝人確定來台,所以K-POP熱潮也不無可能持續延燒下去。

「其實看久了也會有不新鮮的可能,」吳建恆觀察到,但像SUPER JUNIOR、少女時代、BIGBANG、SHINee等大團在台北小巨蛋舉辦演唱會,場次和人數則是越來越多,因此,未來的K-POP將會呈現大者恆大的趨勢。至於其他小團、新人當然也要更努力地跑通告上節目、展現實力,畢竟現在資訊流通快速,歌迷不會概括接受,「不能騙歌迷誰在南韓很紅,歌迷甚至要比媒體更加清楚,」如今不是媒體主導一切,而是歌迷主導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