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蛋再釀食安恐慌 想吃好蛋先把雞養好

台灣人愛吃蛋,去年平均每人吃下的蛋量,將近一天一個,如何有效把關雞蛋食安是當務之急,有一群業者,正以友善飼養法改善蛋雞產業。

難以相信,黑心蛋又來了。

8月中,檢方查獲桃園市的元山蛋品,收購過期、發霉甚至長蟲的雞蛋,做成黑心液蛋,賣給烘焙店、自助餐店,影響數十家業者。

這是繼2017年12月,全台第二大蛋商萇記泰安,將過期雞蛋做成液蛋後的另一件重大食安問題。

回溯2017年,台灣爆發過多次蛋食安事件,吃個蛋,都讓人心驚。上半年有禽流感,接著查獲戴奧辛蛋,隨之是芬普尼蛋、蘇丹紅鴨蛋,銷毀了185萬個蛋,造成蛋價大跌,散裝蛋零售價掉到每斤30元,創近十年新低,蛋農損失不小。



然而,蛋的消費已在台灣愈來愈重要。近幾年來台灣人吃蛋的數量,也愈吃愈多。

「現在有多少品牌,我自己也算不清楚!」天天和蛋農在一起的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課長王榮生笑著說。

他觀察,最近幾年,雞蛋已經從民生品變成商品,有心人躍然投入,產業規模也擴大了。

他分析,國人飲食西化,烘焙糕點盛行,每人吃下的蛋量也跟著增加。

2017年,每人每年平均吃下337顆蛋,幾乎一天一個,需求變多,也拉高雞蛋年產量,增加到77.7億個,數量雙雙創下近十年最高。

隨著蛋的消費愈多,近來台灣已出現更重視安全衛生與友善飼養的方法。

有人花3億蓋養雞場,也有人重視蛋雞的動物福利,新型飼養方法,可能成為主流嗎?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9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9月號:https://goo.gl/8ZyK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