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保防的誘惑 窺祕的代價

一如預期,前總統馬英九被依洩密罪起訴了。此案的源頭,是二○一○年特偵組偵辦高等法院法官收賄案時,懷疑柯建銘的帳戶有不明資金滙入,開始掛線監聽。隨後從監聽中再懷疑柯建銘涉入吳健保關說假釋案,又擴大監聽範圍。其後,監聽中又聽到了柯建銘與王金平通話,懷疑王金平協助柯建銘,向當時的法務部長曾勇夫關說,讓柯涉入的全民電通背信案被判無罪後,檢方放棄上訴。
這件事,當時的檢察總長黃世銘找馬英九報告,但馬英九不是只要黃世銘「一切依法處理」,而是當成重要的政敵黑資料,開始發動政爭,意圖毀掉王金平。不過,馬濫權並未讓心願得逞,反而吃上了官司。
辦案或情治人員常會用一個術語:「開花」,這是指偵辦案件過程中,意外發現了另一件疑似非法的事件,除了非法事件有偵辦價值外,合法但道德有爭議的資訊,也常常被視為高價值。而這些往往為當權者掌控,成為其權鬥運用的工作。馬王政爭的始端,即是如此。
除非是聖人,對所有當權者而言,掌控黑資料的權力,總是誘人的。以前,各政府單位設有人二室,調查局內有記錄人事情資的AB檔案,每位據點調查官都要做政治偵防。這些任務都含括在保防工作內,也就是最近吵得火熱的《國家保防工作法》所要做的事。
攝影◎侯柏青
《保防法》名義上就如以前的情治相關法案一樣,理由當然是為了反情報、維護國家安全,但執行上往往遠遠超過這些界限。
本期《新新聞》獨家採訪了長年執行保防任務的卸任、現任調查局幹員,揭密許多曾被監控的政治人物,並揭開當年調查局如何以匪諜罪名整倒高雄老縣長余登發;以及保防工作為何曾令許多調查員不屑執行,只有掌權者對此特別鍾愛。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67期〉goo.gl/1zw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