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轉型正義】身分及語言入法 原民將變二十六族

民主選舉的催化力量,不僅有助原民地位的提升,也強化了族群意識。蔡政府主政下的原住民政策,正加速推動《原住民身分法》修法與《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的立法。兩法強勢通關後,預期原住民可再增加十個族,人口會再攀升,恢復傳統原住民姓名比例也會大大提高。
不少國人對台灣原住民族的認知,一直停留在「九族文化村」的年代,以為原住族只有九族。多數人不曉得兩次政黨輪替,因民主選舉,透過選票爭取族群正名,九族已不代表多元,十六族不再是王道,未來可預見會有二十六族出現。
目前原住民十六族,分別為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
相關官員表示,原住民族由九族擴大認定正名為十六族,主要是在前總統陳水扁任期內完成。不過十六、七年的時間,再度傳出西拉雅族、凱達格蘭族的正名問題,特別是台南市長賴清德於二○一五年春,親率西拉雅族人北上,爭取原住民身分及正名最受注目,也迫使中央加速原住民族身分法的修訂。
台南市長賴清德(右二)於2015年,親率西拉雅族人北上,爭取原住民身分及正名。 攝影◎林瑞慶
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無論是西拉雅族、凱達格蘭族,都是平埔族的一支,平埔族的正名,經二十多年的努力都未被接受。蔡政府選舉時既做承諾,原民會也積極修訂《原住民身分法》,將原住民身分,由目前的平地、山地原住民,增列平埔族原住民。平埔族認定為第十七族後,依其分支可望增加七至十族,預期修法後,台灣原住民將有二十三至二十六族。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72期〉goo.gl/1zw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