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政院重架食安網 安不了NGO反核心

時間倒回到去年十一月,蔡政府擬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決定三天內舉辦十場公聽會,卻因時間倉促,被批黑箱作業,並爆發警方與抗議民眾流血衝突;十二月再追加三場公聽會,也因民眾抗議而中斷;最來再爆出吉野家當時使用日本核災區茨城縣製造的醬油包事件,全案因而停擺。

改走公共諮詢路線,與民溝通

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積極研議後,決定將透過五面向,強化管制措施安全網,預計年中即有初步措施,今年內完成相關建置。但是據瞭解,包括主婦聯盟、綠盟等逾七成以上的NGO團體,基於反核立場,對此仍持堅決反對到底的立場。
回顧去年底推動的混亂過程,食安辦主任許輔坦承,當初有兩項關鍵策略失誤:首先是《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十五條第六項,對食品受原子塵或放射能汙染,早有明確規定,是採取國際最嚴格標準,但當時卻沒有就法律基礎進行說明,因此被框上「開放核食」的說法;其次,經貿與食安具「互斥性」,當初被質疑拿食安換經貿,或去換釣魚台等,其實應該是兩者都要雙贏,「公聽會幫助我們豎起耳朵來聽,原來有這麼多不同的想法與建議。」
台灣政府擬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食安辦「任重道遠」。 攝影◎柯承惠
食安辦之後開始「鴨子划水」,改走公共諮詢流程,由公正第三方主持會議,邀請表達關心的學術、NGO團體,共蒐集了一百多個爭議點,目前已經針對六十項一一回覆,這周也再次邀請多個民間團體進行座談。
對於查驗流程不透明一事,衛福部與農委會已著手修訂邊境食品輸入管制程序,同時參考國際驗證標準,建立內稽與內控機制,預計四月底完成。查核要錄影存證,並由管理長官、政風人員定期進行「雙查核」與存留記錄。

原委會年中新增
獨立檢驗室

如何讓民眾更加安心?一台最精密的純鍺偵檢器要價逾千萬元,全台只有五個地方可以進行,過去原委會核能研究所也協助執行相關檢驗,由於環境檢驗標準是否適用食品檢驗遭到質疑,因此,核研所預計在今年年中,會另外設立一間食品輻射檢驗實驗室,同時再新添一台純鍺偵檢器來測量食品輻射,以錄影方式記錄結果。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73期〉goo.gl/1zw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