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一場激烈的新越戰

台灣三十年前就成為第一個進入越南的外資,也曾長期是越南第一大外資來源國。不過台灣在越南的經貿地位逐漸被日本、南韓與新加坡超越。
如今越南對台灣還是很重要,是我們對外投資的第二大國家,占台灣對東南亞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不過,蔡英文政府這一波新南向政策中,印度的重要性被排在很前面,而越南這個已有六萬台商與眷屬在地經營的國度,似乎不太需要台灣政府著力太大。
其實各國政府與企業近年來紛紛花很多心力經營越南,看上的是她第二波人口紅利造就的驚人內需市場。日、韓、星企業都用心經營這個市場,但傳統上以外銷導向的越南台商,直到近年來才想進入。而這些規模不大的台商,遇到的對手是像南韓三星、樂天這種大商社。
攝影/林瑞慶
除了企業的競爭,各國政府也在越南激烈競逐。總統蔡英文於去年提出三十五億美元的「政府開發援助」(ODA),策略性融資協助新南向國家當地工程建設。不過這筆預算目前還沒找到合適的援助計畫。
我們的對手國日本、南韓卻已在越南進行了更長期、更大規模的援助計畫。台灣南向標榜「以人為本」,但日本早就在此蓋大學,南韓企業也獎助國人來此念書──他們在校園中「交陪」到越南明日的領導菁英、也是未來合作夥伴。
台灣三十年前先發越南,但如今落後於日、韓、星,在這個高速成長的市場,台灣能否再度迎頭趕上,這將是南向政策成效的重要指標。
本期《新新聞》推出兩個新專欄,一是資深出版人余宜芳告訴你好書與它誕生的精彩故事;另一是香港年輕政治新銳張秀賢,他給台灣讀者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中國因素怎麼影響一個社會的政治發展。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26期〉https://goo.gl/Uxh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