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綠白藍三角習題

過去,台灣遇到重要選舉一定是藍綠統獨瓜分掉「中間選民」,也讓第三勢力沒有空間。柯文哲對台灣政治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他的確在藍綠之外,創造出一個白色空間。
四年前,柯文哲還需要民進黨的助力來開創這個白色空間;如今台北市這個白色空間儼然與藍、綠有邊界區隔,甚至比藍、綠空間還要大一些。這也造就了今年台北市長選情詭異氣氛──藍、綠兩黨都等著對方派出強棒與柯P競爭,自己則不敢為天下先,等著鷸蚌相爭、兩敗俱傷才來坐收漁翁之利。
柯文哲創造出來的白色空間,讓他有可能立基於此更上一層樓,爭取總統大位。這也讓綠營對他保持戒心。柯文哲雖然說他若連任後沒想要參選二○二○年總統選舉,但客觀情勢的變化卻會改變綠、白、藍三方對這場選舉的策略。客觀因素包括對方實力的消長、三方的合縱連橫,甚至也包括中國因素的介入。
攝影/郭晉瑋
中國因素已讓小英執政面臨重大壓力,一連串外交打壓、軍事威脅、統戰「吸菁大法」,都轉化成台灣內部的壓力。這也是蔡英文就職兩周年之際面臨的重大考驗,進入「選舉模式」的蔡英文,對此會有新的因應方法嗎?綠、白、藍三角習題,甚至加上紅色的四邊關係,讓今年選舉以及後年的總統大選充滿更多變數。
如果柯文哲想問鼎逐鹿,還有哪些考驗要通過?有哪些能量要增強?他有可能把白色力量轉化成高效能的選舉機器嗎?本刊為讀者深入分析。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28期〉https://goo.gl/LzM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