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車樂活夢 全球城市最夯潮流

現代城市擁有密集的人口、繁忙的交通以及便捷的生活。不過,在享有便捷生活的同時,城市相對付出了不少昂貴的代價,其中車輛所帶來的空氣汙染即是最顯著的問題。

自從1908年福特發明汽車以來,全球的汽車數已超過十億。不過根據近年的統計,這個數字不僅未再繼續攀升,甚至有下降的趨勢。禁止車輛進入市區,在歐洲的許多城市已是主流趨勢。城市的價值觀在改變,城市的面貌也開始不同。世界主要大城市除了絞盡腦汁減低空汙的影響,也著眼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質,希望在城市的環境中,也能享有鄉村居家的從容。於是,一個城市的無車樂活夢開始成形。

巴黎妙法抗空汙

法國在實踐城市樂活上,一向甚具創意。1998年9月22日,法國35個城市自願發起當天棄用自家汽車,成為法國第一個「市內無車日」。後來,這個作法在2000年2月被歐盟納入環保政策,9月22日因而成為「歐洲無車日」、「國際無車日」,隨後全球有近一千五百個城市加入。

花都巴黎對抗空汙,常有妙招。2014年3月,巴黎的空汙指數創下新高,指數到達每立方公尺180毫克的高點。於是,當局裁定3月12日星期一當天,車牌號碼尾數是單數的可以上路,車牌尾數是雙數的則在星期四上路。

為了確保市民車牌尾數正確,巴黎警方在3月12日當天緊急動員了七百名警察。然而,這項行動實施一天後即宣告結束。當局解釋說,因為風向改變,所以這一天的行動已經使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墨西哥市官方也曾採取過同樣的措施。但該計畫在墨西哥卻產生了反效果。因為經濟能力許可的人,買了另一輛車上路,導致車流量變多了。更糟的是,這些車很多都是老車,致使空氣汙染更加嚴重。

巴格達市無車日斐然有成

哥倫比亞的巴格達市在2000年開始實施「無車日」,將一年的某一天訂為「無車日」,2014年擴展到一週。據報導,700萬人口的巴格達市已經成功的讓無車日的車輛減少60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海拔2,600公尺之上的巴格達市,現已被列為最適合騎腳車踏的城市之一。這需歸功於前任市長彭那魯薩(Enrique Penalosa)1998年取消了一項高速公路計畫,開始興建約200公里的腳踏車道,以施行出租腳踏車計畫。

星期日是最能見識巴格達市腳踏車行旅盛況的日子。共約700公里的街道完全禁止車輛進入,只供腳踏車及行人悠然穿梭其間。

歐洲城市無車日各具創意

相較起來,歐洲城市的作法顯得更具大刀闊斧改革的野心。

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將環保列為當務之急,開始立法重新定義都市的空間,提倡騎腳踏車而非開車。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將新車的稅率訂為180%,此外更將停車場變更為公共空間及行人徒步區。到了2011年,擁有車輛的人數只約占全國人口的18%。

目前哥本哈根有超過半數的當地人騎腳踏車上班或上學,估計有65萬輛腳踏車。旅客可以租用腳踏車在城市自由探索,腳踏車道寬度達3公尺。

德國的漢堡市的做法就更激進了。漢堡市府宣布預計在20年內成為一個無車城市。其中一個做法是創造覆蓋全市40%面積的連接綠帶,讓整個城市能以步行或腳踏車的方式旅行。這個大膽的計畫已經引起全球矚目。

芬蘭首府赫爾辛基則宣布正在進行一項革命性的交通運輸整合計畫,預計2025年將赫爾辛基打造成為一座無車城市。民眾只需透過智慧型手機的APP,可以共乘小客車,也可以透過單一網路付費平台搭乘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讓城市交通全面無縫連接。

窺諸以上無車城市的做法與規劃,可以發現歐洲城市最具規劃與策略性,甚至加入新科技的運用。看起來,開發程度越高的城市,較有新的創意與視野;相對的,開發程度落後的地區,思考也停留在粗淺的層次,甚至將同一種做法從歐洲搬過來使用,也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也許,開發程度的高低,也代表人心風氣的差距。

反觀今日的台北市,自從捷運開通後,路上行人減少了,綠樹顯得格外耀眼。城市的休閒空間增加,古蹟文化的保留更見用心。U-bike、環河車道等,透露出台北努力蛻變的氛圍。台北正奮力躋身世界大城市之列,也許,下一步可借鏡歐洲城市的作法,好好規劃台北城的無車樂活藍圖。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150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150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