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硬起來? 遏止三違 北市再出辣招

【文/住展雜誌】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之初,就對違規使用、違規裝修及違建宣戰,但第一任期已屆尾聲,房市「三違」的查報數量卻不減反增,對此北市府除了以稅務手段抑制違規,還將向建築師、設計師等專業人士開鍘……

時光倒轉回三年前,當時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戴起烏紗帽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違建宣戰,並嗆聲就算議員關說也沒用;不僅對違建施展鐵腕,違反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的大直商業宅及港湖工業宅,也被柯市長列為檢討對象,與住戶、建商展開鬥法。

最近,影響公共安全的違規室內裝修亦被市府盯上,表示將對業者祭出重罰。但柯市府一次又一次對「房市三違」表達強硬態度,卻遭議員批評說得比做得好聽。

北市議員周柏雅即多次在質詢中指出,首都違建愈拆愈多,且有逾兩萬件拆了超過三年還頭好壯壯,質疑市府取締效率;違規使用情事嚴重的大直商業區,上千戶違法將商辦作住宅用的豪宅,已改善者更不到一成。至於違規室內裝修部分,不當隔間、夾層及未經申請案件也依舊猖獗。

違規工商宅 將釐正稅籍

為展現執法決心,近來北市府連番對三違情事祭出辣招,其中以取締大直商業宅的手段最為明確。大直娛樂商業區違規作住宅使用的情況嚴重,早在郝市府時期,官方便醞釀開罰,但總因欠缺具體事證而沒有進一步動作,如今市府總算表態,將在年底對未改善的違規戶祭出重罰。

市府態度轉強,關鍵就在今年三月,稅捐處將租稅資料提供相關單位查證建功。按理說,大直商業區房屋應依規登記營業用,房屋稅率為百分之三,而非自住用的百分之一‧二;地價稅率也應以一般用地的千分之十起跳累進計算,不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的千分之二。

因此稅率採自用計算的住戶,違規情事立馬現形。都發局建管科指出,倘若一千六百多戶違規戶遲未將稅率由自用改正為商用,且房屋亦非空置,將於年底陸續依都市計畫法開罰六到三十萬元。

由於釐正稅籍後,持有稅瞬間暴增好幾倍,部分住戶大表不滿,直言當初根本被建商欺騙,官方也沒有把關,認為市府、建商都有責任,不應只拿住戶開刀,甚至盼能就地合法;但建商也有話說,強調從未隱瞞房屋座落土地的使用分區,住戶可據此判斷能否作住家使用,因此若住戶無法拿出建商隱匿重要資訊或廣告不實的證據,後果只能自行承擔了。

北市府以稅務手段,要求大直商業宅限期改善。


室內裝修亂搞 業者扛責

在室內裝修部分,市府則打算優先對設計師、裝潢業者等專業人士開刀。建管處副總工程司洪德豪指出,會磨刀霍霍向業者,一來是考量民眾進行室內裝修,多半會委託專業人士施作,因此從業者下手,可從源頭杜絕不法。

二來則是過去有許多裝修業者未善盡告知、把關義務,即使住戶欲進行的裝修項目具公安疑慮(如拆結構牆、浮濫隔間、陽台外推等),仍捨棄專業予以施作,有時甚至以不申請或偽造裝修許可證的方式暗渡陳倉,使官方決定對業者出招。

洪德豪表示,違規進行室內裝修的業者,若未限期改善或補辦許可證,可依建築法開罰六萬到三十萬元罰鍰,情節嚴重者,市府更將呈報內政部要求停業;假如業者還涉嫌假造許可證,市府也會以偽造文書罪嫌將業者送辦。

對於市府劍指專業人士,部分業者認為,市府作法百密一疏,因為民眾若委託未設立公司行號的水電工、土木工等個體技術人員施作,將無法要求其停業。

對此建管處承認,若違規業者為個體戶技術工,或壓根就不是合格業者,確實難以要求停業;但照建築法規定,官方依然能對接案者或屋主開罰,並非毫無執法工具。

善用管委會 執法更有效

比沙列室內裝修設計總監張靜峰指出,市府既有心處理違規室內裝修,方法可更周全。張靜峰強調,合格業者因有嚴謹法規規範,不會輕易踰越紅線,故會進行違規裝修的業者,大多為不合格業者,但一般民眾判別不易,建議官方應先行為民眾把關,主動肅清市面不合格業者,以防消費者所託非人。

此外,張靜峰還獻策,認為官方可透過管委會協助執法。管委會對社區事務具合法約束力,因此官方不妨積極輔導管委會訂定室內裝修相關規約,要求住戶需依規申請裝修許可證才能施工,並請管委會發現異狀主動通報,便可初步過濾不法,以最少的人力進行最有效率的管控。

造假無違建 懲處建築師

比起違規使用與違規裝修,違建問題才真的令人頭大!據建管處統計,截至今年為止,北市違建數量超過八‧六萬戶,與三年前柯市長宣戰時相比,非但沒減少,反而還多了兩千多件,讓議員直批違建愈拆愈多。

為防範違建蔓延,北市府早在兩年前就拉專業人士下水,要求一○四年九月一日後領得使照的建物,辦理所有權登記時需檢附建築師開立的「無違建證明」,避免二次施工的違建增生。

然而該規範並無強制性,又欠缺罰則,且建商對得多花一筆錢請建築師開立證明亦頗不滿,建築師方面也認為該制度將使建築師成為政府把關不嚴的代罪羔羊,成效屢遭質疑。

但建管處卻認為,無違建證明政策有助新違建的查報。洪德豪指出,雖然無違建證明並非硬性規定,但若民眾、建商登記時未出具證明,地政局將會通報建管處進行查察,至今已有近四十起新違建,在此機制下獲查拆除,效果不差。

建管處更強調,市府絕非無牙老虎,建築師若開立不實簽證,除市長提議的公佈建築師與公司名號外,市府也會將建築師交付建築師懲戒委員會議處,最重可吊照停業。

建管處副總工程司洪德豪指出,專業人士若護航違法,市府將法辦。


新查報違建 多半屬緩拆

既然無違建證明對壓抑違建略有效果,何以違建數仍不斷增加?建管處指出,數字背後另有隱情。建管處違建查報隊透露,近年民眾新檢舉的違建,多半是民國八十四年以前就存在的既存違建,再不然就是違規情節輕微(如加蓋鐵窗、雨遮、法定空地蓋遮雨棚等)的案件。違建查報隊專員陳建銘表示,前者若無公安疑慮,依法可緩拆,後者則拍照列管即可,以致未拆違建的帳面數字持續緩升。

話雖如此,但據統計,北市平均每月拆除的違建數量多在兩百件以下,但新違建每月增加的速度卻遠大於拆除數量,在「拆慢蓋快」的情況下,違建數量逐年攀升並不令人意外。

破門列SOP 民間反彈大

對於拆除速度緩慢,違建戶配合度低、常技術性阻撓,實為執法的一大難題。對此北市府日前在市政會議上通過「北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遇阻礙處理作業流程SOP」,未來人員前往拆除遇阻時,建管處可會同員警、政風人員及鎖匠,破門執行拆除作業,惟全程需錄影存證。

北市的強硬主張,難免引起民眾反彈。就有違建戶放話表示,若市府真進行強拆,將以強制罪對市府提告,並認為強拆侵害民眾財產權,打算上綱到憲法層級,力阻市府執法。

不僅民眾跳腳,議員們也認為市府手法可更細緻,否則拆除過程中若導致住戶財物損失,市府將惹來更多麻煩;同時也覺得強拆方針在未來執行上,會面臨法令解釋問題。但市府方面則說明,現行的建築法與行政執行法,均已賦予強制執行法源依據,對強硬執法的立場頗堅定,但事情能否如市府預期那麼順利,得等真正動手時才能見真章。

比沙列設計總監張靜峰建議,官方可透過管委會協助執法。


人力財源雙缺 執法困難

縱然已將強制執行列入SOP,但建管處違建處理科秘書楊桂環坦言,人力、財源的缺乏,是違建管控力不從心的最大苦衷。楊桂環指出,北市每年在違建處理上僅有八百萬預算,就算已調高強制待拆的收費,仍不足以負擔拆除花費。

此外,與八○年代全盛時期相比,現今違建科室人力幾乎腰斬,四十多人得面對數以萬計的違規案件,著實無法面面俱到,因此建管處只能從違法情節重大、具公安疑慮的專案優先處理,盡力守住「新使照無違建」的底限。

雖說執法環境艱困,但北市控管違建的成績,已長年居國內領先地位,因此比起責備與批評,民眾及民代在看待違建問題時,或許應給予相關人員多一點的體諒與鼓勵。

本文摘自2017年10月5日出刊之《住展雜誌》427期專題報導單元,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大台北20年人口與房價」、「都市發展與環資保存」、「消化爛頭寸 優惠房價殺紅眼」等,更多內容請參閱《住展雜誌》,並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住展雜誌,更多資料請上住展房屋網 http://www.myhousing.com.tw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