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裕:增強社會各持分者對青年多元發展的作用
特區政府近日公佈《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文本科學擘畫本澳未來五年的奮鬥方向,不僅關乎着澳門特區的可持續發展,而且與每名居民的職涯發展等方方面面息息相關,因此全社會尤其青年群體必須深刻認識到規劃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付諸實行,為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的目標探索有效路徑。
青年人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更是澳門特區乃至國家未來的棟樑,如何推動他們心繫社會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值得深思。澳門素有「社團社會」之稱,民間社團一直對本澳經濟民生發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提及,「支持青年社團發展,發揮社團在青年參與社會的引領作用」,既是側面反映當局肯定社團過往開展的工作,也是冀青年藉社團這一平台盡展所長,為澳門乃至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惟是,今年六月底公佈的「澳門青年指標2022年社會調查」結果指出,逾六成二受訪青年未曾參與社團,另有近半表示沒有參與社團舉辦的活動,反映社團在青年工作方面仍需努力。基於以上情況,筆者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強化學校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人才是發展的原動力,而教育更是發掘及培養人才的關鍵,因此學校尤其中學方面,宜於課間多與在讀青年討論規劃的核心要義,甚至將規劃作為教學內容,協助他們切身參與到經濟適度多元的進程中。
二、加強社團在青年參與社會的引領作用:社團應加強與 「1+4」產業的企業聯繫,多以創新、科技及重視體驗等為切入點策劃活動,提高青年參與社會事務的意欲。
三、加大力度協助青年做好生涯規劃:鑒於四大產業屬新興事物,尤其產業間互動所衍生的新型崗位繁多,且工種要求不一,存在複合型人才需求大等特點,建議更多促成青年與社會人士的交流活動,並持續優化職涯規劃服務,擬定工種要求清單,協助他們更前瞻規劃人生。
正如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可見只有做好這三點工作,才能引領社會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故冀當局及社會各界未來繼續以此為著力點,促使澳門於國家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
青年人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更是澳門特區乃至國家未來的棟樑,如何推動他們心繫社會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值得深思。澳門素有「社團社會」之稱,民間社團一直對本澳經濟民生發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提及,「支持青年社團發展,發揮社團在青年參與社會的引領作用」,既是側面反映當局肯定社團過往開展的工作,也是冀青年藉社團這一平台盡展所長,為澳門乃至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惟是,今年六月底公佈的「澳門青年指標2022年社會調查」結果指出,逾六成二受訪青年未曾參與社團,另有近半表示沒有參與社團舉辦的活動,反映社團在青年工作方面仍需努力。基於以上情況,筆者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強化學校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人才是發展的原動力,而教育更是發掘及培養人才的關鍵,因此學校尤其中學方面,宜於課間多與在讀青年討論規劃的核心要義,甚至將規劃作為教學內容,協助他們切身參與到經濟適度多元的進程中。
二、加強社團在青年參與社會的引領作用:社團應加強與 「1+4」產業的企業聯繫,多以創新、科技及重視體驗等為切入點策劃活動,提高青年參與社會事務的意欲。
三、加大力度協助青年做好生涯規劃:鑒於四大產業屬新興事物,尤其產業間互動所衍生的新型崗位繁多,且工種要求不一,存在複合型人才需求大等特點,建議更多促成青年與社會人士的交流活動,並持續優化職涯規劃服務,擬定工種要求清單,協助他們更前瞻規劃人生。
正如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可見只有做好這三點工作,才能引領社會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故冀當局及社會各界未來繼續以此為著力點,促使澳門於國家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
- 記者:臺灣公論報
- 更多大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