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物種緣何「上新」
7月8日,武夷山國家公園又發現5個昆蟲新種。
武夷山國家公園於2020年4月、2021年4月先後啟動兩栖爬行動物資源本底調查和為期三年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調查啟動以來,發現了一批新種、新記錄種(已知物種新的分佈記錄)。
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蓬勃發展、物種不斷「上新」,離不開國家公園實施的智能管護、嚴格管控、生態修復系列舉措。
生態保護福澤武夷山國家公園物種同時,百姓進一步收穫生態紅利。
發現新物種
遠處群山雲霧繚繞,萬畝竹海隨風搖曳,連綿起伏;近處溪流清澈見底,耳畔不時傳來陣陣鳥鳴……夏日清晨,漫步武夷山九曲溪畔,風光旖旎的畫卷映入眼簾。
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著豐富野生動植物資源。武夷山國家公園被譽為「昆蟲的世界」。不久前,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方舟和同事們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採集大量昆蟲樣本,隨後鑒定出黃隱肩舞虻等5個昆蟲新種。
這樣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是掌握地區生物資源狀況的根本手段。據瞭解,武夷山國家公園資源本底調查2020年啟動以來,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組織20多家科研單位及高校的百餘名專家,深入國家公園實地調查百餘次。
截至目前,調查累計發現武夷林蛙、無凹帶蜉金龜等24個新種。

新華社照片, 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6個昆蟲新種,這是尖吻擬網蚊幼蟲形態特徵圖。
「為確保調查的科學性、規範性,我們十分注重新技術運用。」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丁暉介紹,調查採用「天地一體化資訊網絡」、紅外相機、馬來氏網、環境DNA等生物多樣性調查新技術,提高了調查的技術水準和工作效率。
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方燕鴻說,通過調查,已基本掌握武夷山國家公園內兩栖爬行動物的種類和分佈情況。調查人員還記錄了黃腹角雉、金斑喙鳳蝶、南方紅豆杉等一大批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
「調查結果充分說明,武夷山國家公園珍稀物種的棲息地環境得到持續改善,一大批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種群正在恢復和壯大。」方燕鴻說。
系統管護支撐物種「上新」
武夷山國家公園於2020年4月、2021年4月先後啟動兩栖爬行動物資源本底調查和為期三年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調查啟動以來,發現了一批新種、新記錄種(已知物種新的分佈記錄)。
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蓬勃發展、物種不斷「上新」,離不開國家公園實施的智能管護、嚴格管控、生態修復系列舉措。
生態保護福澤武夷山國家公園物種同時,百姓進一步收穫生態紅利。
發現新物種
遠處群山雲霧繚繞,萬畝竹海隨風搖曳,連綿起伏;近處溪流清澈見底,耳畔不時傳來陣陣鳥鳴……夏日清晨,漫步武夷山九曲溪畔,風光旖旎的畫卷映入眼簾。
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著豐富野生動植物資源。武夷山國家公園被譽為「昆蟲的世界」。不久前,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方舟和同事們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採集大量昆蟲樣本,隨後鑒定出黃隱肩舞虻等5個昆蟲新種。
這樣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是掌握地區生物資源狀況的根本手段。據瞭解,武夷山國家公園資源本底調查2020年啟動以來,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組織20多家科研單位及高校的百餘名專家,深入國家公園實地調查百餘次。
截至目前,調查累計發現武夷林蛙、無凹帶蜉金龜等24個新種。

「為確保調查的科學性、規範性,我們十分注重新技術運用。」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丁暉介紹,調查採用「天地一體化資訊網絡」、紅外相機、馬來氏網、環境DNA等生物多樣性調查新技術,提高了調查的技術水準和工作效率。
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方燕鴻說,通過調查,已基本掌握武夷山國家公園內兩栖爬行動物的種類和分佈情況。調查人員還記錄了黃腹角雉、金斑喙鳳蝶、南方紅豆杉等一大批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
「調查結果充分說明,武夷山國家公園珍稀物種的棲息地環境得到持續改善,一大批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種群正在恢復和壯大。」方燕鴻說。
系統管護支撐物種「上新」
- 記者:臺灣公論報
- 更多大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