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B鼓勵創作 CREATORS雙軌徵件結果公布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自2018年推動的年度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至今已累計逾40組團隊參與,孕育文化藝術生產前端的創新基地,今天揭曉新年度徵件結果。
C-LAB表示,2021年度的CREATORS計畫共收到85組申請案,評選結果選出6組,獲選率約7%,總補助金額共新台幣400萬元;CREATORS聲鬥陣項目則有16名投件者,涵蓋新媒體、聲音藝術、音樂演奏、作曲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投件,C-LAB偕同法國龐畢度IRCAM中心共同討論,歷經兩階段評選後,考量計畫執行可行性及藝術性,最終甄選出一名創作者。
CREATORS計畫6組獲選者分別為:許博彥、盧均展、盧冠宏、粱廷毓「火環之海:星陣、焱山、群島的科學與藝術創研計畫」;李亦凡的「瘋狂影像機器——影像工具開發計畫」;朱駿騰、黃艾倫、黃詩珊的「陰合幽冥——從邊界浮動性探索漂泊的有機韻律」;花逸芯的「聲迷耳眩」;王世偉的「打造感官生態系——『弱者』舞台與聲音裝置研發計畫」;何睦芸與林奎妙的「浪來了:馬崗聚落跨界共議行動」。
獲選團隊將自3月1日起進駐空總園區6至9個月,除進駐時間延長外,所有獲選團隊皆會進駐園區內CREATORS空間,C-LAB也將繼續推動「陪伴觀察員」機制,為每組獲選團隊設置一名陪伴觀察員,在計畫發展的過程提供近身的陪伴觀察與討論,並引入第三方觀察的視角,讓實驗創發的過程能留下紀錄。
CREATORS聲鬥陣項目得主則是郭立威的「合成現實」,藉由傳統樂器箏與多重格式預錄和即時電聲製作的作品。
CREATORS聲鬥陣獲選者將自4月1日進駐至多6個月,每月補助新台幣3萬元。由C-LAB台灣聲響實驗室提供獲選者相關設備、技術,並與實驗室工程團隊協作。除了讓創作者嘗試新的創作工具,也希望透過進駐計畫刺激工程團隊開發更多元的創作可能。
C-LAB表示,2021年度的CREATORS計畫共收到85組申請案,評選結果選出6組,獲選率約7%,總補助金額共新台幣400萬元;CREATORS聲鬥陣項目則有16名投件者,涵蓋新媒體、聲音藝術、音樂演奏、作曲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投件,C-LAB偕同法國龐畢度IRCAM中心共同討論,歷經兩階段評選後,考量計畫執行可行性及藝術性,最終甄選出一名創作者。
CREATORS計畫6組獲選者分別為:許博彥、盧均展、盧冠宏、粱廷毓「火環之海:星陣、焱山、群島的科學與藝術創研計畫」;李亦凡的「瘋狂影像機器——影像工具開發計畫」;朱駿騰、黃艾倫、黃詩珊的「陰合幽冥——從邊界浮動性探索漂泊的有機韻律」;花逸芯的「聲迷耳眩」;王世偉的「打造感官生態系——『弱者』舞台與聲音裝置研發計畫」;何睦芸與林奎妙的「浪來了:馬崗聚落跨界共議行動」。
獲選團隊將自3月1日起進駐空總園區6至9個月,除進駐時間延長外,所有獲選團隊皆會進駐園區內CREATORS空間,C-LAB也將繼續推動「陪伴觀察員」機制,為每組獲選團隊設置一名陪伴觀察員,在計畫發展的過程提供近身的陪伴觀察與討論,並引入第三方觀察的視角,讓實驗創發的過程能留下紀錄。
CREATORS聲鬥陣項目得主則是郭立威的「合成現實」,藉由傳統樂器箏與多重格式預錄和即時電聲製作的作品。
CREATORS聲鬥陣獲選者將自4月1日進駐至多6個月,每月補助新台幣3萬元。由C-LAB台灣聲響實驗室提供獲選者相關設備、技術,並與實驗室工程團隊協作。除了讓創作者嘗試新的創作工具,也希望透過進駐計畫刺激工程團隊開發更多元的創作可能。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娛樂新聞 »
‧
計畫
、
CREATORS
、
創作
、
獲選
、
LAB
、
團隊
、
進駐
、
年度
、
藝術
、
鬥陣
、
陪伴
、
徵件
、
台灣
、
文化
、
推動
、
研發
、
評選
、
補助
、
新台幣
、
萬元
、
項目
、
投件
、
聲音
、
討論
、
一名
、
影像
、
工具
、
開發
、
將自
、
園區
、
觀察員
、
過程
、
提供
、
觀察
、
實驗室
、
工程
、
鼓勵
、
雙軌
、
公布
、
當代
、
實驗場
、
2018
、
支持
、
至今
、
累計
、
40
、
組團隊
、
參與
、
孕育
、
生產
‧
補助
、
群島
、
推動
、
獲選
、
工程
、
新台幣3萬元
、
新台幣400萬元
、
黃艾倫
、
台灣聲響實驗室
、
項目
、
工具
、
藝術
、
討論
、
創作
、
C-LAB
、
進駐
、
朱駿騰
、
李亦凡
、
計畫
、
觀察員
、
過程
、
投件
、
研發
、
空總園區
、
台灣
、
新台幣
、
聲音
、
郭立威
、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
年度
、
陪伴
、
黃詩珊
、
文化
、
影像
、
團隊
、
IRCAM
、
CREATORS
、
評選
、
開發
、
焱山
、
提供
、
實驗室
、
王世偉
、
園區
、
法國龐畢度IRCAM中心
、
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