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台北車站週年慶開跑!打卡送好禮 闖關抽Dyson 再享滿額回饋
【威傳媒記者蘇松濤報導】
微風台北車站週年慶活動即日起至 11 月 23 日熱鬧登場,今年活動主打多重優惠與趣味互動,包括「會員週慶好禮驚喜抽 Dyson」、「美食列車闖關集章送蛋捲」、「車票限定兌換券」、「火車造景打卡送鳳梨酥」等精彩活動,並結合微風台北車站館內餐飲品牌推出專屬 COUPON 回饋與滿額贈禮,邀請旅客在往返南北的途中,也能感受節慶的歡樂氛圍與驚喜。

今年台北車站最吸睛的亮點,還有設立於台北車站一樓大廳的「當微風點亮車站 When Breeze Lights Up the Station 聖誕樹」。全台室內最高的聖誕樹在六萬顆燈光映照下閃閃發亮, 為每日忙碌穿梭各地的旅客增添一抹溫暖亮色。象徵希望與祝福的光影從車站大廳綻放,不僅宣告節慶季節正式啟動,也呼應微風長期推動公益的初心,讓旅人們在行色匆匆的步伐間,感受到城市中最柔軟的關懷。今年微風慈善基金會也有認領心願寶盒的活動,期望大家也能成為孩子們的聖誕天使,凝聚力量幫助更多孩子完成夢想。

微風台北車站自開幕以來,已成為國門級交通樞紐中的美食與購物地標。今年週年慶活動以「這一站 微風剛好,下一站 感受台灣」為主題,透過多元的消費回饋與互動體驗,打造車站內最具節慶感的購物氛圍。凡於活動期間單日全館消費滿 1,500 元的會員,即可參加「會員週慶好禮驚喜抽」,就有機會帶回 Dyson 無線吸塵器,為家裡增添驚喜。熱愛美食探索的旅客則有「美食列車 味道帶路,幸福同行」活動,憑館內消費發票即可領取闖關卡,完成集章任務後可兌換人氣伴手禮「六月初一 8 入蛋捲」兌換券。從甜點、異國料理到台灣在地小吃,微風台北車站用「吃」的方式,讓您重新發現車站裡的豐富味道。針對往返的旅客,微風也推出「是回家,也 是回味」車票限定優惠。只要憑當日台鐵或高鐵車票加上不限金額消費發票,即可兌換「阿江師原味牛肉乾」乙包,讓返鄉途中多一份熟悉滋味。此外,週年慶期間館內還有精緻的火車造景打 卡點。只要上傳拍照畫面至 Instagram 或 Facebook 並加上指定主題標籤,即可兌換「聖瑪莉一口鳳梨酥」乙份,讓人們用甜點記憶在微風台北車站的時光。




週年慶期間,微風聯名卡卡友還可享受「滿額送百元電子酬賓券」優惠,搭配館內各品牌推出的專屬 COUPON,如 YAYOI 彌生軒、Bonchon 韓食炸雞、忠青商行、八海食潮點等多家人氣餐飲皆推出限時贈禮或折扣活動,還有手搖飲日出茶太、天仁茗茶、花火禾茶、鬍子茶、丘森 茶室等指定品項買一送一,讓旅客們有了更多餐飲選擇。微風台北車站表示,今年週年慶不僅是 年度回饋,更希望讓旅客在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節慶的美好。從公益聖誕樹、歡樂活動到美食優 惠,微風以貼心與創意陪伴旅人每一段旅程,不論是啟程、返鄉或等待轉乘,微風台北車站都將以最溫暖的姿態迎接每一位來訪的旅人。
微風台北車站週年慶 限定好禮多更多
【會員週慶好禮驚喜抽】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 11.23(日)
兌換地點:微風台北車站 2F 服務台
活動辦法:活動期間,憑微風積點禮遇會員資格,當日於全館累積消費滿 1,500 元以上,即可獲得「週慶好禮驚喜抽」抽獎資格乙次。

【美食列車 味道帶路,幸福同行】活動時間:即日起至 11.23(日)
兌換地點:微風台北車站 2F 服務台
活動辦法:活動期間,可至服務台領取闖關卡,於館內各樓層之集章區,集滿 4 站章+單筆消
費滿 500 元之發票,即可至服務台領取「六月初一 8 入蛋捲兌換券」乙張。
【是回家,也是回味 車票限定優惠】活動時間:即日起至 11.23(日)
兌換地點:微風台北車站 2F 服務台
活動辦法:活動期間,憑台鐵或高鐵當日車票票根+不限金額消費之發票,即可獲得「阿江師原味牛肉乾獨享包 80g 兌換券」乙份。

【這一站 微風剛好,下一站 感受台灣】活動時間:即日起至 11.23(日)
兌換地點:微風台北車站 2F 台灣夜市區旁
活動辦法:活動期間,於火車站造景拍照打卡上傳 Instagram 個人公開限動/Facebook 限動/ 貼文,並 hashtag #微風台北車站週年慶 #微風台灣感性 至 2F 服務台出示打卡畫面,即可獲得「聖瑪莉一口鳳梨酥 2 入兌換券」

【微風聯名卡滿額禮】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 11.23(日)
活動辦法:活動期間內憑微風禮遇會員於指定餐飲櫃位刷微風聯名卡,當日單筆單卡消費達
1,000 元,即贈「100 元電子酬賓券」乙份。


【微風台北車站 專屬 COUPON 回饋券】活動時間:即日起至 11.23(日)
兌換地點:指定店家
活動辦法:活動期間,每人每日限兌換乙次,配合櫃位之優惠餐點數量有限,兌完為止。消費時請主動出示兌換優惠券內容。

圖片提供:微風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記者:編輯中心
- 更多消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