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單太夯搶投保 金管會示警提醒風險

國內新冠肺炎爆發醫院院內感染,引發產險公司「防疫保單」的購買潮。由於業績量增長太過驚人,金管會不得不出面提醒,民眾投保時要避免「犯罪行為、故意行為」,所有保險理賠都會有「除外條款」,更不可用保單來獲利。
所謂防疫保單,是指被保險人被認定應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時,保險公司會定額給付「隔離或檢疫補償保險金」。從去(2020)年3月起,產險出現第一張備查的防疫保單,而截至今(2021)年1月21日止,已有14家產險公司推出32張相關保單。根據統計,投保件數高達14萬8,745件、初年度保費收入有7,152萬元。
尤其近來因桃園醫院出現本土病例,台灣產險旗下的防疫保單因不看職業、不分年齡、不問體況,年繳保費500元,不必確診,只要收到疾管署「隔離通知書」就理賠10萬元,更被網友稱為「神單」,造成民眾搶著投保。台灣產險坦承,從桃園發生院內感染以來,這張防疫保單的進件量確實非常大,銷售量大幅提升。
事實上,壽險保單的一般人身、醫療保險本來就有身故、醫療理賠,範圍也含法定傳染病,因此沒有防疫專屬的商品,這波疫情反而讓產險業成為話題。不過,金管會指出,各家保險公司必須考量風險胃納,調整銷售策略,若覺得風險太大,是可自行宣布商品下架。且每張保單銷售前,都要做好風險控管,依照保險法、條款約定,若承保時風險已發生就不會啟動理賠。
金管會進一步強調,其實保單有「除外條款」,像是「犯罪行為、故意行為」都不會理賠,還有被保險人前往疾管署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屬第三級地區等情況,也都不會理賠。
-
新聞關鍵字:
居家隔離、 新冠肺炎、 防疫、 隔離
‧ 保單 、 防疫 、 理賠 、 風險 、 產險 、 隔離 、 投保 、 金管會 、 公司 、 行為 、 條款 、 檢疫 、 提醒 、 醫院 、 院內 、 感染 、 民眾 、 犯罪 、 被保險人 、 居家 、 集中 、 出現 、 14 、 保費 、 萬元 、 桃園 、 台灣 、 疾管署 、 發生 、 醫療 、 商品 、 疫情 、 銷售 、 太夯 、 示警 、 國內 、 新冠 、 肺炎 、 爆發 、 引發 、 購買 、 業績 、 增長 、 太過 、 驚人 、 出面 、 時要 、 避免 、 所有 、 不可‧ 保費 、 犯罪 、 民眾 、 疫情 、 公司 、 檢疫 、 500元 、 提醒 、 金管會 、 投保 、 台灣 、 保單 、 感染 、 銷售 、 防疫 、 152萬元 、 桃園醫院 、 醫療 、 疾管署 、 居家 、 桃園 、 發生 、 10萬元 、 商品 、 行為 、 產險 、 風險 、 醫院 、 集中 、 理賠 、 台灣產險 、 出現 、 被保險人 、 產險公司 、 隔離 、 條款‧ None
- 新聞來源:卡優新聞
- 更多財經新聞 »
‧
保單
、
防疫
、
理賠
、
風險
、
產險
、
隔離
、
投保
、
金管會
、
公司
、
行為
、
條款
、
檢疫
、
提醒
、
醫院
、
院內
、
感染
、
民眾
、
犯罪
、
被保險人
、
居家
、
集中
、
出現
、
14
、
保費
、
萬元
、
桃園
、
台灣
、
疾管署
、
發生
、
醫療
、
商品
、
疫情
、
銷售
、
太夯
、
示警
、
國內
、
新冠
、
肺炎
、
爆發
、
引發
、
購買
、
業績
、
增長
、
太過
、
驚人
、
出面
、
時要
、
避免
、
所有
、
不可
‧
保費
、
犯罪
、
民眾
、
疫情
、
公司
、
檢疫
、
500元
、
提醒
、
金管會
、
投保
、
台灣
、
保單
、
感染
、
銷售
、
防疫
、
152萬元
、
桃園醫院
、
醫療
、
疾管署
、
居家
、
桃園
、
發生
、
10萬元
、
商品
、
行為
、
產險
、
風險
、
醫院
、
集中
、
理賠
、
台灣產險
、
出現
、
被保險人
、
產險公司
、
隔離
、
條款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