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與貿易戰淬鍊下 台灣成為世界最重要地方
抗疫週年專題1(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潘姿羽、梁珮綺、吳家豪、韓婷婷、蔡芃敏台北18日電)2020年12月30日,台灣出現武漢肺炎英國變種病毒確診首例的那天傍晚,國道1號竹北與竹科之間路段依然壅塞,對於在回家路上或仍在上班的科技業工程師與產線員工來說,那天跟其他大多數日子並無不同。
2020年的冬季,全球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再次升溫,歐美和日本許多城市再次封鎖,台灣民眾則照常上班上課,股匯市頻創新高,下半年每個月的出口都有成長,全年出口達3452.8億美元,不但刷新歷史紀錄,4.9%的年增率也優於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主要競爭對手。
2020年初COVID-19疫情來勢洶洶,全球瘋搶防疫物資,台灣雖小,卻有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的完整供應鏈,口罩、防護衣的原料供應,讓台灣在疫情爆發初期可以快速得到必要的物資。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表示,台灣有堅實的製造業基礎,石化、紡織、口罩等產業都「根留台灣」,平時與工業局的互動也很密切,加上擁有研發能量強勁的法人,去年1月台灣出現本土確診病例時,各方就做好應變準備,確保產能增加時,原料供應也能跟得上。
由於去年農曆春節就在1月下旬,楊志清說,「每天都要跟時間賽跑,忙到半夜是家常便飯」。在關鍵時刻幫忙守住台灣的防線,原本沒沒無聞的口罩和工具機廠商,以40天完成92條口罩生產線,在媒體大篇幅報導下,都成為防疫國家隊的英雄。
在疫情全面爆發後,高科技生產重鎮科學園區並非一直風平浪靜。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經歷首波疫情風暴,去年3月宣布有員工感染COVID-19,震撼各界。台積電緊急啟動分組辦公應變,非產線員工在家上班,4月底營運便恢復正常,應變控管能力堪稱一流。
COVID-19病例於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出現時,並未立刻引起世人注意,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11月的員工運動會上發表談話時就說,「當世界不安靜,台積電將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神準預言2020年全球局勢的一大變化。
疫情催生出科技需求狂潮,練兵多年的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領先全球,5奈米去年下半年大量出貨,3奈米預計2022年下半年量產,吸引蘋果(Apple)、超微(AMD)與聯發科等大廠爭相下單。
2020年5月15日,在全球深陷疫情風暴時,台積電宣布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置5奈米先進製程晶圓廠,日本近來更是頻頻招手,推出各種優惠吸引台積電投資。美中貿易戰與疫情的雙重挑戰,不但未影響這家被稱為「護國神山」的晶圓代工廠營運,反而彰顯台積電的價值,使它成為半導體業界的珍珠。
如今,台積電在台股市值暴增達到新台幣15兆元,ADR市值估算高居全球第9大,逼近騰訊與特斯拉,連韓國三星也積極搶進晶圓代工先進製程。台積電引領半導體上下游產業供應鏈發展,養活了台灣「一大家子生計」。
台灣半導體產業群聚整合優勢 突破斷鏈危機
受到疫情影響,數位轉型成為新常態,遠距視訊已經是日常,群聯董事長潘健成回顧疫情爆發後,他的工作型態變成每天固定有視訊電話,「早上是美國時間,下午是日本、中國大陸時間」,不飛行、不出差後,他反而比以前更忙,會議一場接著一場。
2020年的冬季,全球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再次升溫,歐美和日本許多城市再次封鎖,台灣民眾則照常上班上課,股匯市頻創新高,下半年每個月的出口都有成長,全年出口達3452.8億美元,不但刷新歷史紀錄,4.9%的年增率也優於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主要競爭對手。
2020年初COVID-19疫情來勢洶洶,全球瘋搶防疫物資,台灣雖小,卻有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的完整供應鏈,口罩、防護衣的原料供應,讓台灣在疫情爆發初期可以快速得到必要的物資。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表示,台灣有堅實的製造業基礎,石化、紡織、口罩等產業都「根留台灣」,平時與工業局的互動也很密切,加上擁有研發能量強勁的法人,去年1月台灣出現本土確診病例時,各方就做好應變準備,確保產能增加時,原料供應也能跟得上。
由於去年農曆春節就在1月下旬,楊志清說,「每天都要跟時間賽跑,忙到半夜是家常便飯」。在關鍵時刻幫忙守住台灣的防線,原本沒沒無聞的口罩和工具機廠商,以40天完成92條口罩生產線,在媒體大篇幅報導下,都成為防疫國家隊的英雄。
在疫情全面爆發後,高科技生產重鎮科學園區並非一直風平浪靜。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經歷首波疫情風暴,去年3月宣布有員工感染COVID-19,震撼各界。台積電緊急啟動分組辦公應變,非產線員工在家上班,4月底營運便恢復正常,應變控管能力堪稱一流。
COVID-19病例於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出現時,並未立刻引起世人注意,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11月的員工運動會上發表談話時就說,「當世界不安靜,台積電將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神準預言2020年全球局勢的一大變化。
疫情催生出科技需求狂潮,練兵多年的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領先全球,5奈米去年下半年大量出貨,3奈米預計2022年下半年量產,吸引蘋果(Apple)、超微(AMD)與聯發科等大廠爭相下單。
2020年5月15日,在全球深陷疫情風暴時,台積電宣布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置5奈米先進製程晶圓廠,日本近來更是頻頻招手,推出各種優惠吸引台積電投資。美中貿易戰與疫情的雙重挑戰,不但未影響這家被稱為「護國神山」的晶圓代工廠營運,反而彰顯台積電的價值,使它成為半導體業界的珍珠。
如今,台積電在台股市值暴增達到新台幣15兆元,ADR市值估算高居全球第9大,逼近騰訊與特斯拉,連韓國三星也積極搶進晶圓代工先進製程。台積電引領半導體上下游產業供應鏈發展,養活了台灣「一大家子生計」。
台灣半導體產業群聚整合優勢 突破斷鏈危機
受到疫情影響,數位轉型成為新常態,遠距視訊已經是日常,群聯董事長潘健成回顧疫情爆發後,他的工作型態變成每天固定有視訊電話,「早上是美國時間,下午是日本、中國大陸時間」,不飛行、不出差後,他反而比以前更忙,會議一場接著一場。
-
新聞關鍵字:
Google、 三星、 半導體、 台積電、 國道、 外商、 張忠謀、 微軟、 武漢肺炎、 特斯拉、 疫苗、 美中貿易、 群創、 聯發科、 蘋果、 騰訊
‧ 台灣 、 疫情 、 2020 、 台積電 、 全球 、 投資 、 產業 、 半導體 、 經濟 、 成為 、 科技 、 中國 、 影響 、 新台幣 、 電子 、 台商 、 貿易戰 、 世界 、 出現 、 武漢 、 員工 、 COVID 、 19 、 日本 、 成長 、 供應鏈 、 口罩 、 爆發 、 去年 、 宣布 、 先進 、 製程 、 達到 、 中心 、 金額 、 億元 、 10 、 2021 、 重要 、 肺炎 、 上班 、 下半年 、 出口 、 億美 、 強勁 、 應變 、 時間 、 晶圓 、 營運 、 11‧ 產線 、 再次 、 確診 、 營業額 、 TSIA 、 1兆1663億元 、 2445億675萬元 、 代工 、 原料 、 浪潮 、 暴增 、 重要 、 美國 、 發展 、 台北 、 宣布 、 Google 、 3452.8億美元 、 成長率 、 斷鏈 、 台灣 、 COVID-19 、 楊志清 、 世界 、 製程 、 病例 、 silicon shield 、 英國 、 紐約時報 、 規模 、 張建中 、 供應鏈 、 擁有 、 微軟 、 中國 、 肺炎 、 病毒 、 金額 、 行政院 、 成為 、 新高 、 風暴 、 ADR 、 達到 、 上班 、 變成 、 經濟部工業局 、 經濟 、 內需 、 技術‧ 台積電 、 台灣 、 特斯拉 、 中央社 、 梁珮綺 、 經濟部工業局 、 騰訊 、 Google 、 台北 、 新台幣85億元 、 新台幣3.21兆元 、 美國 、 香港 、 楊志清 、 吳孟道 、 紐約時報 、 旺宏電子 、 台經院 、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 、 蔡芃敏 、 吳家豪 、 英國 、 中國大陸 、 王健全 、 7925億元 、 武漢 、 思科 、 張忠謀 、 中經院 、 張建中 、 1兆1663億元 、 COVID-19 、 中國 、 潘姿羽 、 國發會 、 3452.8億美元 、 日本 、 行政院 、 韓婷婷 、 新台幣15兆元 、 亞洲營運中心 、 潘健成 、 台灣微軟 、 防疫國家隊 、 韓國 、 蘋果 、 Azure資料中心 、 護國 、 2445億675萬元‧ Apple 、 AMD 、 ADR 、 TSIA 、 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 、 Ruchir Sharma 、 silicon shield 、 Google
- 相關新聞專題: 美國疫情嚴重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財經新聞 »
‧
台灣
、
疫情
、
2020
、
台積電
、
全球
、
投資
、
產業
、
半導體
、
經濟
、
成為
、
科技
、
中國
、
影響
、
新台幣
、
電子
、
台商
、
貿易戰
、
世界
、
出現
、
武漢
、
員工
、
COVID
、
19
、
日本
、
成長
、
供應鏈
、
口罩
、
爆發
、
去年
、
宣布
、
先進
、
製程
、
達到
、
中心
、
金額
、
億元
、
10
、
2021
、
重要
、
肺炎
、
上班
、
下半年
、
出口
、
億美
、
強勁
、
應變
、
時間
、
晶圓
、
營運
、
11
‧
產線
、
再次
、
確診
、
營業額
、
TSIA
、
1兆1663億元
、
2445億675萬元
、
代工
、
原料
、
浪潮
、
暴增
、
重要
、
美國
、
發展
、
台北
、
宣布
、
Google
、
3452.8億美元
、
成長率
、
斷鏈
、
台灣
、
COVID-19
、
楊志清
、
世界
、
製程
、
病例
、
silicon shield
、
英國
、
紐約時報
、
規模
、
張建中
、
供應鏈
、
擁有
、
微軟
、
中國
、
肺炎
、
病毒
、
金額
、
行政院
、
成為
、
新高
、
風暴
、
ADR
、
達到
、
上班
、
變成
、
經濟部工業局
、
經濟
、
內需
、
技術
‧
台積電
、
台灣
、
特斯拉
、
中央社
、
梁珮綺
、
經濟部工業局
、
騰訊
、
Google
、
台北
、
新台幣85億元
、
新台幣3.21兆元
、
美國
、
香港
、
楊志清
、
吳孟道
、
紐約時報
、
旺宏電子
、
台經院
、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
、
蔡芃敏
、
吳家豪
、
英國
、
中國大陸
、
王健全
、
7925億元
、
武漢
、
思科
、
張忠謀
、
中經院
、
張建中
、
1兆1663億元
、
COVID-19
、
中國
、
潘姿羽
、
國發會
、
3452.8億美元
、
日本
、
行政院
、
韓婷婷
、
新台幣15兆元
、
亞洲營運中心
、
潘健成
、
台灣微軟
、
防疫國家隊
、
韓國
、
蘋果
、
Azure資料中心
、
護國
、
2445億675萬元
‧
Apple
、
AMD
、
ADR
、
TSIA
、
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
、
Ruchir Sharma
、
silicon shield
、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