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英特爾委由台積電代工方向不變
英特爾2023年晶片以自行生產為主,市場憂心台積電承接英特爾代工訂單可能生變,重創台積電股價大跌24元。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預期,英特爾委由台積電代工方向不變。
英特爾(Intel)新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 )預計2月15日正式上任,不過,他在英特爾線上法人說明會中的一席話「2023年的產品,將以自行生產為主」,造成市場震撼。
投資人本來預期英特爾會委外給台積電代工生產。法人紛紛預期,英特爾委外代工訂單可望於2022年開始貢獻台積電業績,2023年效益擴大,台積電有機會賺進超過3個資本額。
季辛格的談話,令投資人大感意外,憂心台積電承接英特爾代工訂單可能生變。台積電今天在市場失望性賣壓出籠下,股價收在新台幣649元,跌24元,跌幅約3.56%,單日市值縮水6223億元,滑落至16.82兆元。
劉佩真表示,英特爾過去在全球半導體製程技術居領先地位,目前仍是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廠,考量美國產業政策方向,有意提升本土半導體製造實力,英特爾從整合元件製造(IDM)模式轉向無晶圓廠模式可能性不大,對英特爾晶片產品以自製為主並不意外。
不過,英特爾先進製程技術進展延遲,劉佩真指出,英特爾2022年之後才會推進到7奈米,在面臨對手超微(AMD)強力競爭,市占率滑落,加速推出新產品是英特爾的當務之急,委由台積電(2330)代工生產方向應不會改變。
分析師王兆立表示,據季辛格談話內容,英特爾未來將採雙軌制生產,不僅沒有排除委外代工的可能性,反而將更加依賴委外代工,台積電承接英特爾代工訂單期望應不致落空,只是時間與接單規模的問題。
王兆立說,法人原本即不預期台積電今年業績會有英特爾訂單貢獻,即便英特爾延遲釋單,對台積電今年業績應不會有任何影響,台積電美元營收可望成長15%,表現仍將優於整體晶圓代工業成長10%的水準。
王兆立表示,季辛格並未說明委外代工生產的產品與比重等相關細節,有待他上任後對外說明,屆時台積電接單情況才會較明朗。
台積電因製程技術領先全球,吸引各大廠爭相下單,去年9月因美國禁令,台積電不再出貨華為,不過,隨即有其他客戶需求填補,營運絲毫不受影響。王兆立認為,台積電今年擴大投資,資本支出達250億至280億美元,並不是專門為了英特爾,而是為能維持技術領先。
英特爾(Intel)新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 )預計2月15日正式上任,不過,他在英特爾線上法人說明會中的一席話「2023年的產品,將以自行生產為主」,造成市場震撼。
投資人本來預期英特爾會委外給台積電代工生產。法人紛紛預期,英特爾委外代工訂單可望於2022年開始貢獻台積電業績,2023年效益擴大,台積電有機會賺進超過3個資本額。
季辛格的談話,令投資人大感意外,憂心台積電承接英特爾代工訂單可能生變。台積電今天在市場失望性賣壓出籠下,股價收在新台幣649元,跌24元,跌幅約3.56%,單日市值縮水6223億元,滑落至16.82兆元。
劉佩真表示,英特爾過去在全球半導體製程技術居領先地位,目前仍是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廠,考量美國產業政策方向,有意提升本土半導體製造實力,英特爾從整合元件製造(IDM)模式轉向無晶圓廠模式可能性不大,對英特爾晶片產品以自製為主並不意外。
不過,英特爾先進製程技術進展延遲,劉佩真指出,英特爾2022年之後才會推進到7奈米,在面臨對手超微(AMD)強力競爭,市占率滑落,加速推出新產品是英特爾的當務之急,委由台積電(2330)代工生產方向應不會改變。
分析師王兆立表示,據季辛格談話內容,英特爾未來將採雙軌制生產,不僅沒有排除委外代工的可能性,反而將更加依賴委外代工,台積電承接英特爾代工訂單期望應不致落空,只是時間與接單規模的問題。
王兆立說,法人原本即不預期台積電今年業績會有英特爾訂單貢獻,即便英特爾延遲釋單,對台積電今年業績應不會有任何影響,台積電美元營收可望成長15%,表現仍將優於整體晶圓代工業成長10%的水準。
王兆立表示,季辛格並未說明委外代工生產的產品與比重等相關細節,有待他上任後對外說明,屆時台積電接單情況才會較明朗。
台積電因製程技術領先全球,吸引各大廠爭相下單,去年9月因美國禁令,台積電不再出貨華為,不過,隨即有其他客戶需求填補,營運絲毫不受影響。王兆立認為,台積電今年擴大投資,資本支出達250億至280億美元,並不是專門為了英特爾,而是為能維持技術領先。
-
新聞關鍵字:
5G、 半導體、 台積電、 晶片
‧ 英特爾 、 台積電 、 代工 、 生產 、 訂單 、 預期 、 委外 、 王兆 、 方向 、 市場 、 辛格 、 產品 、 業績 、 技術 、 今年 、 委由 、 2023 、 為主 、 承接 、 劉佩真 、 法人 、 可望 、 表示 、 全球 、 製程 、 領先 、 成長 、 不變 、 晶片 、 自行 、 憂心 、 生變 、 股價 、 24 、 上任 、 2022 、 貢獻 、 擴大 、 談話 、 投資 、 意外 、 滑落 、 半導體 、 美國 、 製造 、 模式 、 可能性 、 延遲 、 不致 、 接單‧ Pat Gelsinger 、 表示 、 全球 、 台積電美元 、 擴大 、 代工 、 台積電 、 IDM 、 技術 、 貢獻 、 不致 、 季辛格 、 劉佩真 、 意外 、 Intel 、 為主 、 生產 、 訂單 、 成長 、 委外 、 委由 、 今年 、 可能性 、 不變 、 承接 、 製程 、 英特爾 、 滑落 、 股價 、 製造 、 晶片 、 新台幣649元 、 產品 、 資本 、 延遲 、 業績 、 自行 、 王兆立 、 模式 、 華為 、 支出 、 談話 、 預期 、 半導體 、 市場 、 憂心 、 上任 、 影響 、 10% 、 美國‧ Intel 、 Pat Gelsinger 、 IDM 、 AMD
- 相關新聞專題: 美國疫情嚴重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財經新聞 »
‧
英特爾
、
台積電
、
代工
、
生產
、
訂單
、
預期
、
委外
、
王兆
、
方向
、
市場
、
辛格
、
產品
、
業績
、
技術
、
今年
、
委由
、
2023
、
為主
、
承接
、
劉佩真
、
法人
、
可望
、
表示
、
全球
、
製程
、
領先
、
成長
、
不變
、
晶片
、
自行
、
憂心
、
生變
、
股價
、
24
、
上任
、
2022
、
貢獻
、
擴大
、
談話
、
投資
、
意外
、
滑落
、
半導體
、
美國
、
製造
、
模式
、
可能性
、
延遲
、
不致
、
接單
‧
Pat Gelsinger
、
表示
、
全球
、
台積電美元
、
擴大
、
代工
、
台積電
、
IDM
、
技術
、
貢獻
、
不致
、
季辛格
、
劉佩真
、
意外
、
Intel
、
為主
、
生產
、
訂單
、
成長
、
委外
、
委由
、
今年
、
可能性
、
不變
、
承接
、
製程
、
英特爾
、
滑落
、
股價
、
製造
、
晶片
、
新台幣649元
、
產品
、
資本
、
延遲
、
業績
、
自行
、
王兆立
、
模式
、
華為
、
支出
、
談話
、
預期
、
半導體
、
市場
、
憂心
、
上任
、
影響
、
10%
、
美國
‧
Intel
、
Pat Gelsinger
、
IDM
、
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