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可分解吸管 化工博士拿下蘋果星巴克訂單
塑膠綠商機1(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7日電)海洋生物學家從海龜鼻子緩慢夾出一根長達15公分的吸管,海龜顫顫巍巍、張嘴哀號模樣,讓人怵目驚心。
海洋垃圾問題因2015年流傳的這部影片再度受到全球討論,當海龜因吸管的苦楚悲鳴時,美國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跨海找上了銘安科技,要求代為生產會分解的吸管。
不僅星巴克,連遠在美國白宮的環保紙杯、蘋果公司員工餐廳環保餐具,甚至是澳洲專用的狗便塑膠袋,都是銘安科技產品。成立僅18年,行事向來低調的銘安,近來更讓日商三井物產塑膠、台塑相繼叩門,捧錢來投資,一時在產業界聲名大噪。
為了擴大規模,供應全球大客戶,銘安位於中科虎尾園區、占地5000坪廠房已陸續竣工啟用。走進廠區辦公大樓門口,Minima(極小值)招牌高掛,門口的Q版海龜神情愉悅地正用吸管喝著珍珠奶茶。
化工博士出身,銘安科技董事長黃建銘找出讓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解方。他以生物可分解材料製造技術,透過製程,添加可分解材料、提高結晶度,就能製作出各式產品,不論是飲料杯、餐具、微波盒、吸管、麵包袋,甚至太陽眼鏡、BB彈,銘安都可以製作出可完全分解的材質。
「用我們的杯子、用我們的吸管,海龜也能喝珍珠奶茶!」談到被視為銘安吉祥物的海龜用吸管喝珍奶的構想,黃建銘說,餐具可以在一定期限內洗乾淨重複使用,而後才慢慢自然分解;可以分解的吸管,也不會帶給海洋負擔,海龜也不會因為漂流在海洋的垃圾吸管而受苦。
台中無尾巷低調發跡 生分解紙杯歐巴馬也用過
在台灣,許多人並不熟悉銘安科技,但銘安在海外聲譽早已響叮噹,亞馬遜、蘋果、好市多、星巴克、Staples、Huhtamaki、Toray都是指標客戶;甚至Vogue 寄送袋,以及疫情期間,台灣口罩國家隊展現「Taiwan can help」,送往國外口罩的包裝袋也是銘安科技的產品。
有著如此輝煌成績,很難想像,銘安科技竟然是從台中太平鄉的無尾巷發跡,一切的開始都只是黃建銘簡單一個起心動念「我怕學生沒頭路」。
擁有成功大學化工所博士學位,黃建銘有紮實的專業背景,也曾開設橡膠工廠、在多家企業做顧問,以及擔任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實務、應用經驗相當豐富。
他受邀至修平科技大學教書時,有感於知識不能只從書本學習,實務經驗更重要,但談建教合作還得走繁瑣行政流程,怕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乾脆「自己開(公司)比較快啦」。
黃建銘沒有縝密的創業計畫書,只靠著一桶金與一股衝勁,於2003年成立銘安科技,一開始四處碰壁,原料被大家嫌貴,過著苦行僧般生活,靠著在其他企業擔任顧問的收入,支撐銘安到世界各地參展,甚至前10年都沒領過公司薪水。
海洋垃圾問題因2015年流傳的這部影片再度受到全球討論,當海龜因吸管的苦楚悲鳴時,美國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跨海找上了銘安科技,要求代為生產會分解的吸管。
不僅星巴克,連遠在美國白宮的環保紙杯、蘋果公司員工餐廳環保餐具,甚至是澳洲專用的狗便塑膠袋,都是銘安科技產品。成立僅18年,行事向來低調的銘安,近來更讓日商三井物產塑膠、台塑相繼叩門,捧錢來投資,一時在產業界聲名大噪。
為了擴大規模,供應全球大客戶,銘安位於中科虎尾園區、占地5000坪廠房已陸續竣工啟用。走進廠區辦公大樓門口,Minima(極小值)招牌高掛,門口的Q版海龜神情愉悅地正用吸管喝著珍珠奶茶。
化工博士出身,銘安科技董事長黃建銘找出讓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解方。他以生物可分解材料製造技術,透過製程,添加可分解材料、提高結晶度,就能製作出各式產品,不論是飲料杯、餐具、微波盒、吸管、麵包袋,甚至太陽眼鏡、BB彈,銘安都可以製作出可完全分解的材質。
「用我們的杯子、用我們的吸管,海龜也能喝珍珠奶茶!」談到被視為銘安吉祥物的海龜用吸管喝珍奶的構想,黃建銘說,餐具可以在一定期限內洗乾淨重複使用,而後才慢慢自然分解;可以分解的吸管,也不會帶給海洋負擔,海龜也不會因為漂流在海洋的垃圾吸管而受苦。
台中無尾巷低調發跡 生分解紙杯歐巴馬也用過
在台灣,許多人並不熟悉銘安科技,但銘安在海外聲譽早已響叮噹,亞馬遜、蘋果、好市多、星巴克、Staples、Huhtamaki、Toray都是指標客戶;甚至Vogue 寄送袋,以及疫情期間,台灣口罩國家隊展現「Taiwan can help」,送往國外口罩的包裝袋也是銘安科技的產品。
有著如此輝煌成績,很難想像,銘安科技竟然是從台中太平鄉的無尾巷發跡,一切的開始都只是黃建銘簡單一個起心動念「我怕學生沒頭路」。
擁有成功大學化工所博士學位,黃建銘有紮實的專業背景,也曾開設橡膠工廠、在多家企業做顧問,以及擔任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實務、應用經驗相當豐富。
他受邀至修平科技大學教書時,有感於知識不能只從書本學習,實務經驗更重要,但談建教合作還得走繁瑣行政流程,怕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乾脆「自己開(公司)比較快啦」。
黃建銘沒有縝密的創業計畫書,只靠著一桶金與一股衝勁,於2003年成立銘安科技,一開始四處碰壁,原料被大家嫌貴,過著苦行僧般生活,靠著在其他企業擔任顧問的收入,支撐銘安到世界各地參展,甚至前10年都沒領過公司薪水。
-
新聞關鍵字:
創業、 口罩、 投資、 星巴克、 歐巴馬、 環保、 蘋果、 餐廳、 高鐵
‧ 銘安 、 吸管 、 分解 、 科技 、 黃建銘 、 海龜 、 星巴克 、 生物 、 塑膠 、 美國 、 公司 、 台灣 、 海洋 、 咖啡 、 環保 、 產品 、 客戶 、 全球 、 紙杯 、 餐具 、 材料 、 企業 、 博士 、 蘋果 、 訂單 、 影片 、 連鎖 、 成立 、 Minima 、 台中 、 發跡 、 Staples 、 一個 、 相當 、 國際 、 合作 、 當時 、 一年 、 化工 、 中央社 、 垃圾 、 跨海 、 找上 、 白宮 、 塑膠袋 、 低調 、 擴大 、 規模 、 中科 、 虎尾‧ 擴大 、 紙杯 、 加拿大 、 許多 、 台灣口罩國家隊 、 Staples 、 材料 、 分解 、 Taiwan can help 、 導致 、 虎尾 、 珍珠 、 塑膠 、 簡單 、 泰國 、 中科虎尾園區 、 Vogue 、 垃圾 、 鼻孔 、 台灣 、 製作出 、 來自 、 唐吉訶德 、 愈來愈 、 跨海 、 學生 、 特別 、 廠房 、 實務 、 品牌 、 沒想到 、 台北 、 公司 、 廠商 、 塑膠袋 、 雲林 、 中科 、 2.7億元 、 蘋果 、 相當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國際 、 發跡 、 無尾巷 、 企業 、 餐具 、 美國 、 CSR 、 低潮 、 銘安科技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財經新聞 »
‧
銘安
、
吸管
、
分解
、
科技
、
黃建銘
、
海龜
、
星巴克
、
生物
、
塑膠
、
美國
、
公司
、
台灣
、
海洋
、
咖啡
、
環保
、
產品
、
客戶
、
全球
、
紙杯
、
餐具
、
材料
、
企業
、
博士
、
蘋果
、
訂單
、
影片
、
連鎖
、
成立
、
Minima
、
台中
、
發跡
、
Staples
、
一個
、
相當
、
國際
、
合作
、
當時
、
一年
、
化工
、
中央社
、
垃圾
、
跨海
、
找上
、
白宮
、
塑膠袋
、
低調
、
擴大
、
規模
、
中科
、
虎尾
‧
擴大
、
紙杯
、
加拿大
、
許多
、
台灣口罩國家隊
、
Staples
、
材料
、
分解
、
Taiwan can help
、
導致
、
虎尾
、
珍珠
、
塑膠
、
簡單
、
泰國
、
中科虎尾園區
、
Vogue
、
垃圾
、
鼻孔
、
台灣
、
製作出
、
來自
、
唐吉訶德
、
愈來愈
、
跨海
、
學生
、
特別
、
廠房
、
實務
、
品牌
、
沒想到
、
台北
、
公司
、
廠商
、
塑膠袋
、
雲林
、
中科
、
2.7億元
、
蘋果
、
相當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國際
、
發跡
、
無尾巷
、
企業
、
餐具
、
美國
、
CSR
、
低潮
、
銘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