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拋桃竹苗大矽谷 經部:研發水電等6面向推動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天拋出「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經濟部表示,將以產業進化、基建強韌雙管齊下協助,包括研發、人才、材料設備、循環經濟、水源、電力等6大面向,持續維持台灣、尤其是桃竹苗科技發展的國際競爭力。

經濟部強調,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台灣科技產業,已成為世界供應鏈的關鍵,持續協助產業進步,「是經濟部每天都在努力的任務」。

針對賴清德今天拋出未來將打造「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經濟部晚間發布新聞稿說明相關規劃。

第一,產業科技研發部分,經濟部表示,晶圓代工的優勢要繼續維持,也要避免IC設計的成熟製程遭遇低價競爭。

因此,經濟部將透過與國科會合作的「晶創台灣」方案,當中特別針對晶片產業提供「前瞻技術開發」以及「商品化進程」,加速協助業者佈局先進製程與AI、高速運算等高值化領域的關鍵運用,維持台灣在先進製程及特殊製程的優勢地位。

第二,人才方面,經濟部也與教育部持續合作推動半導體學院,到目前為止已有60家企業參與,並成立6所半導體研究學院,每年可培育約600位高階半導體人才。經濟部也與業者合作,針對既有的從業人員,無論在職與否,提供培訓短期課程,後續將與業界繼續合作,把半導體學院的成功經驗持續複製在其他業別上。

第三,加強材料在地生產、設備強化認證,讓台廠持續打進國際供應鏈。

經濟部透過A+計畫,持續吸引關鍵設備及材料外商來台投資,包括信越化學、默克、昭和電工等都已來台投資;同時也透過主題式研發補助,協助業者在先進封裝、檢測等設備,通過客戶的採購驗證。相關政策有助於提供在地生產韌性,後續將聚焦異質整合設備,持續拉高設備自主率。

第四,協助半導體產業邁向循環經濟。目前半導體產業的廢棄物多為化學品廢棄物,國科會及環境部已有廢棄物管理及資源化行動方案,讓相關廢棄物約9成進入循環體系。

後續除了科管局與園區內廠商打造資源循環中心,達到減碳、降低事業廢棄物的去化及清理風險外,經濟部也會協助媒合循環經濟業者與科技業者合作,把握「轉廢為用」的商機,減少環境負擔,也增加就業機會。

第五,桃竹苗水源供給部分,近年來透過前瞻基礎建設及相關計畫,拉高桃竹苗水源供給大於需求的總量,截至2023年,備援量已達每日11.5萬立方公尺。

經濟部指出,考量後續桃竹苗科技業持續投資需求,政策目標將在不排擠民眾用水下,透過科技造水、調度量能、再生使用、伏流水等投資,減少對降雨及地表水的依賴;包括第二條桃竹幹管計畫,新竹海淡廠規劃,都會持續推動。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