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處罰案 年增17%
中國證監會表示,2024年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處罰案61件、年增17%,觀察近年行政處罰案例可發現,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兼具系統性、隱蔽性、複雜性等特點。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證監會21日聯合召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記者會。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何艷春表示,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兼具系統性、隱蔽性、複雜性等特點。
何艷春提到,2024年對61件財務造假案件做出行政處罰,年增17%;平均處罰金額人民幣1577萬元(約新台幣7130萬元),年增12%,其中有7件案件處以最高罰款額度。
財務造假案有4大特點,包括「假帳做全套」,導致識別難度持續加大;利用空殼公司、第三方建構沒有實質經濟的交易,達到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的目的;公司治理與內控制度約束力不夠;為了滿足融資條件、維持上市公司地位造假財務。
中國證監會將透過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輿論監測、投訴舉報等方式加強查察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內部「吹哨者」發揮作用,同時將加強民事賠償、刑事打擊等追責行動。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提到,包括財務造假等違法案件在內,證監會2024年辦理案件739件,做出行政處罰592件,罰款153億元;對於恆大地產財務造假案罰款逾40億元,證監會也與財政部對於恆大地產案審計單位開出「史上最大罰單」。
李明強調,監管執法必須站在投資者立場,中國股市中小投資者占比高達96%,風險承受能力薄弱、自力救濟能力相對不足,其為案件中「看不見的當事人」,在依法行政過程中,應該更多的是站在保護投資者角度。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證監會21日聯合召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記者會。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何艷春表示,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兼具系統性、隱蔽性、複雜性等特點。
何艷春提到,2024年對61件財務造假案件做出行政處罰,年增17%;平均處罰金額人民幣1577萬元(約新台幣7130萬元),年增12%,其中有7件案件處以最高罰款額度。
財務造假案有4大特點,包括「假帳做全套」,導致識別難度持續加大;利用空殼公司、第三方建構沒有實質經濟的交易,達到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的目的;公司治理與內控制度約束力不夠;為了滿足融資條件、維持上市公司地位造假財務。
中國證監會將透過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輿論監測、投訴舉報等方式加強查察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內部「吹哨者」發揮作用,同時將加強民事賠償、刑事打擊等追責行動。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提到,包括財務造假等違法案件在內,證監會2024年辦理案件739件,做出行政處罰592件,罰款153億元;對於恆大地產財務造假案罰款逾40億元,證監會也與財政部對於恆大地產案審計單位開出「史上最大罰單」。
李明強調,監管執法必須站在投資者立場,中國股市中小投資者占比高達96%,風險承受能力薄弱、自力救濟能力相對不足,其為案件中「看不見的當事人」,在依法行政過程中,應該更多的是站在保護投資者角度。
- 記者: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2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