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貿易戰無效?中國第二季GDP年增5.2%優於預期 但出口內需雙疲弱恐拖累下半年

[周刊王CTWANT] 在美中貿易戰持續僵持的局勢下,中國第二季經濟表現優於外界預期,展現一定程度的韌性。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最新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為5.2%,雖然較第一季5.4%的增幅略有放緩,但仍高於分析師原先預測的5.1%。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中國這一季的表現優勢,主要來自北京方面的政策支撐,以及許多工廠在美中貿易暫時休兵期間,趕在新一波關稅生效前加快出貨,這類「提前出貨」效應成為推升出口動能的關鍵。
但投資人普遍預期,中國下半年經濟恐難維持同樣步調,出口需求恐轉弱,消費信心依然不振,加上物價持續走低,都將成為拖累未來成長的隱憂。
美中雙方日前在倫敦舉行為期兩日的會談後,達成初步框架協議,內容涉及稀土與半導體出口限制,並同意延長貿易休兵。但這份協議須在8月12日前重新簽署,否則將重啟雙邊高額關稅措施,對全球貿易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對中國而言,美國長年穩居其最大出口市場,企業雖積極尋求轉往其他市場,但始終難以替代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
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出口受阻、內需疲軟與通縮壓力並存的困境。多數分析師認為,北京訂下的年度5%成長目標難度不小。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經濟學家姚煒表示,隨著提前出貨效應消退,加上美國關稅壓力日益顯著,下半年經濟展望勢必趨弱。此外,房市復甦乏力與消費補貼效益遞減,也使消費回溫前景更加不穩。
從民眾實際感受來看,亮眼的GDP數據與多數家庭生活狀況存在落差。《路透社》採訪來自深圳的30歲醫師江茉莉(Mallory Jiang),她透露自己與丈夫同為醫師,今年雙雙面臨減薪,為此不得不縮衣節食,選擇搭乘公共交通上下班,在醫院食堂或自行烹飪解決三餐。她直言,即便數據顯示經濟成長,但生活壓力仍然沉重。
國家統計局表示,4月至6月GDP季增率為1.1%,略優於原先預估的0.9%,但低於第一季的1.2%。市場關注焦點已轉向預定在7月下旬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該次會議預料將釋出下半年經濟政策走向,是否有新一輪刺激措施成為關鍵。
北京近期已加大基礎建設投入與消費補貼,並推行貨幣寬鬆政策。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降息並釋放流動性,作為應對美方關稅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經濟學者預測,若後續經濟成長大幅減速,政府不排除擴大赤字支出,以穩住經濟基本面。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