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BTA 美貿易代表:時間不夠且爭端未解
【本報綜合報導】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談判遲未展開,美國貿易署(USTR)代表萊特海11日首次說,任內談判時間不夠、美台尚未解決貿易爭端都構成障礙,與外界懷疑他致力保全美中貿易協議沒有關係。
總統蔡英文去年8月宣布鬆綁美國牛肉與豬肉進口限制後,50位跨黨派聯邦參議員致函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敦促展開美台全面貿易協定談判程序,美國貿易代表署卻遲遲沒有動作。
萊特海澤對中國態度一向強硬,去年1月美中簽署首階段協議緩和貿易戰後,他卻不遺餘力捍衛中國。紐約時報曾報導,萊特海澤不願和台灣展開雙邊貿易協定談判,與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商務部及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支持強化美台關係的官員作對。
華爾街日報11日報導,萊特海澤澄清,美台未啟動雙邊貿易協定談判與保全美中首階段貿易協議無關,而是因為締結貿易協定需要經過多道法律關卡,任內時間不夠,當前美台貿易關係也構成障礙。
萊特海澤說:「我們與台灣有龐大且不斷擴增的貿易逆差。我們和台灣顯然有貿易爭端,而且尚未解決。」
前美國代理副貿易代表柯特勒(Wendy Cutler)去年11月在一場研討會指出,台灣鬆綁美豬美牛進口限制是重大里程碑,但全面貿易協定談判困難且耗費大量時間,她建議美台從少數特定議題著手,以「堆積木」方式為雙邊貿易協定奠定基礎。
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當月在華府舉行,雙方簽署合作瞭解備忘錄(MOU),推動討論經濟合作、第5代行動通訊(5G)乾淨網路等議題,並確立半導體領域戰略合作為優先項目。
萊特海澤是推動華府強硬面對中國貿易作為的關鍵人物。在任近4年來,他協助將保護主義從美國決策邊緣推向核心,並建議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持續對中國貨品課徵懲罰性關稅、為保護美國政策而削弱世界貿易組織(WTO)、讓美國企業更難將部分業務遷往海外。
美中2018年打起貿易戰,對彼此大量貨品加徵關稅。雙方2020年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中方承諾兩年內增購2000億美元美國貨品與服務,美國仍持續對每年進口約370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據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經貿團隊認同萊特海澤對中國的看法,但拜登幕僚表示,總統川普政府未成功迫使北京推動美方期望的長期改革,包括減少政府支持產業、保護美國企業商業機密,川普政府同時與美國盟邦挑起爭端是癥結之一。
拜登打算揚棄單邊行動,與盟邦打造他口中的抗中「統一戰線」,和歐洲與亞洲夥伴商量後再決定如何處理對中國貨品加徵的關稅。
總統蔡英文去年8月宣布鬆綁美國牛肉與豬肉進口限制後,50位跨黨派聯邦參議員致函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敦促展開美台全面貿易協定談判程序,美國貿易代表署卻遲遲沒有動作。
萊特海澤對中國態度一向強硬,去年1月美中簽署首階段協議緩和貿易戰後,他卻不遺餘力捍衛中國。紐約時報曾報導,萊特海澤不願和台灣展開雙邊貿易協定談判,與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商務部及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支持強化美台關係的官員作對。
華爾街日報11日報導,萊特海澤澄清,美台未啟動雙邊貿易協定談判與保全美中首階段貿易協議無關,而是因為締結貿易協定需要經過多道法律關卡,任內時間不夠,當前美台貿易關係也構成障礙。
萊特海澤說:「我們與台灣有龐大且不斷擴增的貿易逆差。我們和台灣顯然有貿易爭端,而且尚未解決。」
前美國代理副貿易代表柯特勒(Wendy Cutler)去年11月在一場研討會指出,台灣鬆綁美豬美牛進口限制是重大里程碑,但全面貿易協定談判困難且耗費大量時間,她建議美台從少數特定議題著手,以「堆積木」方式為雙邊貿易協定奠定基礎。
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當月在華府舉行,雙方簽署合作瞭解備忘錄(MOU),推動討論經濟合作、第5代行動通訊(5G)乾淨網路等議題,並確立半導體領域戰略合作為優先項目。
萊特海澤是推動華府強硬面對中國貿易作為的關鍵人物。在任近4年來,他協助將保護主義從美國決策邊緣推向核心,並建議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持續對中國貨品課徵懲罰性關稅、為保護美國政策而削弱世界貿易組織(WTO)、讓美國企業更難將部分業務遷往海外。
美中2018年打起貿易戰,對彼此大量貨品加徵關稅。雙方2020年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中方承諾兩年內增購2000億美元美國貨品與服務,美國仍持續對每年進口約370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據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經貿團隊認同萊特海澤對中國的看法,但拜登幕僚表示,總統川普政府未成功迫使北京推動美方期望的長期改革,包括減少政府支持產業、保護美國企業商業機密,川普政府同時與美國盟邦挑起爭端是癥結之一。
拜登打算揚棄單邊行動,與盟邦打造他口中的抗中「統一戰線」,和歐洲與亞洲夥伴商量後再決定如何處理對中國貨品加徵的關稅。
-
新聞關鍵字:
美中貿易、 蔡英文、 華爾街日報、 美牛、 半導體、 拜登、 川普、 歐巴馬
‧ 貿易 、 美國 、 萊特 、 中國 、 協定 、 談判 、 美台 、 時間 、 台灣 、 拜登 、 貨品 、 爭端 、 報導 、 雙邊 、 展開 、 11 、 協議 、 海澤 、 政府 、 關稅 、 台美 、 代表 、 關係 、 總統 、 去年 、 進口 、 簽署 、 階段 、 合作 、 推動 、 行動 、 保護 、 BTA 、 任內 、 尚未 、 解決 、 構成 、 障礙 、 保全 、 鬆綁 、 限制 、 聯邦 、 全面 、 代表署 、 海澤對 、 強硬 、 美中 、 貿易戰 、 國家 、 支持‧ 限制 、 關係 、 蔡英文 、 華府 、 支持 、 NSC 、 行動 、 解決 、 川普政府 、 北京 、 美方 、 中國 、 台灣 、 鬆綁 、 對話 、 進口 、 合作 、 萊特海 、 任內 、 美國貿易代表署 、 Katherine Tai 、 貨品 、 企業 、 半導體 、 聯邦 、 加徵 、 爭端 、 盟邦 、 美中貿易 、 建議 、 保全 、 議題 、 紐約時報 、 障礙 、 國防部 、 協議 、 國務院 、 簽署 、 談判 、 持續 、 WTO 、 BTA 、 尚未 、 展開 、 美中 、 拜登 、 美國 、 報導 、 保護 、 代表‧ 美中 、 萊特海澤 、 川普政府 、 美國 、 華爾街日報 、 中國 、 蔡英文 、 拜登 、 北京 、 萊特海 、 華府 、 台灣 、 紐約時報 、 戴琪 、 國務院 、 歐巴馬 、 中方 、 3700億美元 、 美方 、 國防部 、 美國貿易代表署 、 2000億美元 、 川普 、 世界貿易組織‧ BTA 、 USTR 、 Robert Lighthizer 、 NSC 、 Wendy Cutler 、 MOU 、 WTO 、 Katherine Tai
- 相關新聞專題: 美豬美牛風波、 美國疫情嚴重
- 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 更多財經新聞 »
‧
貿易
、
美國
、
萊特
、
中國
、
協定
、
談判
、
美台
、
時間
、
台灣
、
拜登
、
貨品
、
爭端
、
報導
、
雙邊
、
展開
、
11
、
協議
、
海澤
、
政府
、
關稅
、
台美
、
代表
、
關係
、
總統
、
去年
、
進口
、
簽署
、
階段
、
合作
、
推動
、
行動
、
保護
、
BTA
、
任內
、
尚未
、
解決
、
構成
、
障礙
、
保全
、
鬆綁
、
限制
、
聯邦
、
全面
、
代表署
、
海澤對
、
強硬
、
美中
、
貿易戰
、
國家
、
支持
‧
限制
、
關係
、
蔡英文
、
華府
、
支持
、
NSC
、
行動
、
解決
、
川普政府
、
北京
、
美方
、
中國
、
台灣
、
鬆綁
、
對話
、
進口
、
合作
、
萊特海
、
任內
、
美國貿易代表署
、
Katherine Tai
、
貨品
、
企業
、
半導體
、
聯邦
、
加徵
、
爭端
、
盟邦
、
美中貿易
、
建議
、
保全
、
議題
、
紐約時報
、
障礙
、
國防部
、
協議
、
國務院
、
簽署
、
談判
、
持續
、
WTO
、
BTA
、
尚未
、
展開
、
美中
、
拜登
、
美國
、
報導
、
保護
、
代表
‧
美中
、
萊特海澤
、
川普政府
、
美國
、
華爾街日報
、
中國
、
蔡英文
、
拜登
、
北京
、
萊特海
、
華府
、
台灣
、
紐約時報
、
戴琪
、
國務院
、
歐巴馬
、
中方
、
3700億美元
、
美方
、
國防部
、
美國貿易代表署
、
2000億美元
、
川普
、
世界貿易組織
‧
BTA
、
USTR
、
Robert Lighthizer
、
NSC
、
Wendy Cutler
、
MOU
、
WTO
、
Katherine 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