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護體 股市多頭無懼
近期美債殖利率攀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甚至一度升破1.3%,引發市場擔憂一旦通膨推升利率,未來可能引發貨幣緊縮、甚至讓股市面臨資金撤出的風險。
不過,法人表示,從目前的疫情發展、各國的經濟刺激政策及景氣復甦三大面向來看,都屬正向,且美國貨幣政策持續維持寬鬆,未來兩年皆不太可能見到升息走勢,購債規模的縮減,最快也要等到下半年才可能出現,整體而言,目前仍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投資人宜分批布局以掌握基本面向上行情。
保德信投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表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歷年來美債殖利率與股市的走勢,並非呈現反向關聯,回顧自2010年來的統計,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區間在0.31~4%,而S&P500指數則從1,100點上漲至目前3,900點,顯示長線來看公債殖利率與股市並非負相關,尤其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2020年8月至今等三個殖利率明顯走升時期,美股的漲幅更是分別高達42.6%、43.7%及20%。
葉家榮表示,經濟成長帶動殖利率走升,亮麗基本面更推動股市向上的主動力,反之,公債殖利率走低時往往伴隨景氣趨弱、避險需求增溫,甚至是出現系統性風險,像是2011年歐債危機、2014油價重挫、2018年中美貿易戰與升息尾聲,以及去年的新冠疫情爆發等,導致股市應聲下挫。
葉家榮建議,投資人不用過於憂慮公債殖利率走升,反而可以趁著市場拉回時逢低介入。在股市投資方面,建議已進場的投資人續抱,持股較低水位者,則可聚焦美股、陸股及台股,並採取分批進場的策略來布局;至於較保守且以收益為主的投資人,若想參與風險性資產上揚機會並兼顧波動,則可考慮布局新興企業債及高收益債券。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在去年低基期效應下,上半年全球經濟及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強勁,歷史經驗顯示,企業獲利與股市漲幅成高度正相關;而美債殖利率低檔盤旋,全球實質利率持續下滑,超寬鬆環境下,股票可作為抗通膨工具,亦是吸引買盤持續湧入的主因,在低利、企業獲利大幅成長助攻下,欲小不易,拉回皆是良好的買點。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指出,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因疫苗量產施打激勵而快速上揚,不過只是反映總體經濟層面復甦,聯準會還是持續釋放維持低利率環境的訊息,往新興市場的熱錢仍無停歇跡象。
隨著新冠疫苗施打讓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料降低,最壞及最恐慌的情況已過,全球景氣有望逐漸走出陰霾、企業獲利獲得修復,有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續航,此外,低利環境下也有利於部分資金流向收益型資產。(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不過,法人表示,從目前的疫情發展、各國的經濟刺激政策及景氣復甦三大面向來看,都屬正向,且美國貨幣政策持續維持寬鬆,未來兩年皆不太可能見到升息走勢,購債規模的縮減,最快也要等到下半年才可能出現,整體而言,目前仍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投資人宜分批布局以掌握基本面向上行情。
保德信投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表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歷年來美債殖利率與股市的走勢,並非呈現反向關聯,回顧自2010年來的統計,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區間在0.31~4%,而S&P500指數則從1,100點上漲至目前3,900點,顯示長線來看公債殖利率與股市並非負相關,尤其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2020年8月至今等三個殖利率明顯走升時期,美股的漲幅更是分別高達42.6%、43.7%及20%。
葉家榮表示,經濟成長帶動殖利率走升,亮麗基本面更推動股市向上的主動力,反之,公債殖利率走低時往往伴隨景氣趨弱、避險需求增溫,甚至是出現系統性風險,像是2011年歐債危機、2014油價重挫、2018年中美貿易戰與升息尾聲,以及去年的新冠疫情爆發等,導致股市應聲下挫。
葉家榮建議,投資人不用過於憂慮公債殖利率走升,反而可以趁著市場拉回時逢低介入。在股市投資方面,建議已進場的投資人續抱,持股較低水位者,則可聚焦美股、陸股及台股,並採取分批進場的策略來布局;至於較保守且以收益為主的投資人,若想參與風險性資產上揚機會並兼顧波動,則可考慮布局新興企業債及高收益債券。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在去年低基期效應下,上半年全球經濟及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強勁,歷史經驗顯示,企業獲利與股市漲幅成高度正相關;而美債殖利率低檔盤旋,全球實質利率持續下滑,超寬鬆環境下,股票可作為抗通膨工具,亦是吸引買盤持續湧入的主因,在低利、企業獲利大幅成長助攻下,欲小不易,拉回皆是良好的買點。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指出,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因疫苗量產施打激勵而快速上揚,不過只是反映總體經濟層面復甦,聯準會還是持續釋放維持低利率環境的訊息,往新興市場的熱錢仍無停歇跡象。
隨著新冠疫苗施打讓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料降低,最壞及最恐慌的情況已過,全球景氣有望逐漸走出陰霾、企業獲利獲得修復,有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續航,此外,低利環境下也有利於部分資金流向收益型資產。(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
新聞關鍵字:
中美貿易、 保德信、 殖利率、 疫苗
‧ 股市 、 殖利率 、 公債 、 經濟 、 美國 、 市場 、 利率 、 表示 、 持續 、 資產 、 投資人 、 企業 、 獲利 、 基本面 、 債殖利率 、 10 、 目前 、 疫情 、 景氣 、 風險性 、 布局 、 葉家 、 走升 、 成長 、 全球 、 環境 、 近期 、 年期 、 引發 、 通膨 、 未來 、 貨幣 、 資金 、 風險 、 政策 、 復甦 、 維持 、 寬鬆 、 升息 、 走勢 、 出現 、 表現 、 分批 、 投信 、 策略 、 顯示 、 相關 、 2018 、 美股 、 漲幅‧ 風險 、 拉回 、 維持 、 年期 、 持續 、 上揚 、 寬鬆 、 陳欣文 、 聯準會 、 保德信 、 全球 、 S&P500 、 葉家榮 、 市場 、 顯示 、 疫苗 、 李宏正 、 近期 、 通膨 、 台北 、 蘇聖峰 、 疫情 、 引發 、 獲利 、 施打 、 建議 、 成長 、 資金 、 復甦 、 進場 、 公債 、 風險性 、 走勢 、 未來 、 分批 、 表現 、 貨幣 、 布局 、 走升 、 利率 、 資產 、 美股 、 股市 、 出現 、 殖利率 、 策略 、 環境 、 相關 、 投資人 、 美國‧ S&P500
- 相關新聞專題: 美國疫情嚴重
- 新聞來源:時報資訊
- 更多財經新聞 »
‧
股市
、
殖利率
、
公債
、
經濟
、
美國
、
市場
、
利率
、
表示
、
持續
、
資產
、
投資人
、
企業
、
獲利
、
基本面
、
債殖利率
、
10
、
目前
、
疫情
、
景氣
、
風險性
、
布局
、
葉家
、
走升
、
成長
、
全球
、
環境
、
近期
、
年期
、
引發
、
通膨
、
未來
、
貨幣
、
資金
、
風險
、
政策
、
復甦
、
維持
、
寬鬆
、
升息
、
走勢
、
出現
、
表現
、
分批
、
投信
、
策略
、
顯示
、
相關
、
2018
、
美股
、
漲幅
‧
風險
、
拉回
、
維持
、
年期
、
持續
、
上揚
、
寬鬆
、
陳欣文
、
聯準會
、
保德信
、
全球
、
S&P500
、
葉家榮
、
市場
、
顯示
、
疫苗
、
李宏正
、
近期
、
通膨
、
台北
、
蘇聖峰
、
疫情
、
引發
、
獲利
、
施打
、
建議
、
成長
、
資金
、
復甦
、
進場
、
公債
、
風險性
、
走勢
、
未來
、
分批
、
表現
、
貨幣
、
布局
、
走升
、
利率
、
資產
、
美股
、
股市
、
出現
、
殖利率
、
策略
、
環境
、
相關
、
投資人
、
美國
‧
S&P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