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大缺工/國旅變貴!業者揭缺工真相

全台大缺工/國旅變貴!業者揭缺工真相
房務員大缺工,飯店將入住時間延後、退房時間提早,業者揭服務業缺工真相。(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面臨史上最嚴重缺工,尤其是民生消費產業疫後最嚴峻,餐飲業陸續傳出請不到人關店潮、平日也要排隊候位、一蘭拉麵取消24小時營業等,旅宿業則因請不到房務員,改為「16點入住、11點退房」,在在影響民眾的生活。業者就盤點民生消費產業缺工的原因;旅宿業者則喊冤缺的是穩定勞工,而非外界批評只想用廉價移工。

民生消費產業缺工影響

疫後恢復日常生活,內需大爆發,但民生消費產業卻面臨少子化、高齡化趨勢的「缺工危機」,104人力銀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月工作機會104.2萬個,與去年相比成長4.2%,百萬大缺工成為常態,其中以住宿/餐飲服務業工作機會21.5萬個、批發/零售/傳直銷業16.8萬個位居前2名。

民生消費產業大缺工的影響,也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顯現,因為內外場人手不足,許多餐廳明明是平日沒什麼人,也要候位半小時,甚至店裡10間包廂只開了6間,還有餐廳縮短營業時間,就連一蘭拉麵都宣布人力有限「取消24小時營業」。

旅宿業則因房務員大缺工,陸續有業者將入住時間延後至下午4點、退房時間提早到早上11點,讓房務員有更多時間打掃、確保服務品質,引發民眾議論使用時間變短,不划算;還有旅宿業因為缺人手,只能開一半的房間,並提高房價彌補損失,導致國旅住宿變貴,引發國人抱怨「國旅貴到只能出國玩」。

業者盤點缺工原因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人資總監劉富美在104人力銀行《2023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中盤點出飯店觀光業缺工6大原因,「少子化」,近年來,觀光餐飲科系學生大減,今年光實習生就減少超過一半;「打工度假的人消失」,這群人年輕、外語好,是飯店業重要的人力,疫情讓這群人消失,疫情消退他們還是沒有回來。

「外籍人才來台門檻過高」,政府對外籍專業人才來台的相關證明文件要求繁瑣,很多人寧可到其他國家去;「其他產業挖角」,科技業、製造業高薪搶人,民生消費產業也「網內互打」,例如長照來搶內勤人力,航空來搶櫃檯人員。

劉富美指出,年輕世代工作觀改變也有影響,「青年更追求自主自由」,比起每天固定時間地點上下班,有些年輕人選擇多元斜槓兼職或跑外送,自己決定生活安排;「青年前往海外更容易」,以前「海外輪調」是招聘重要賣點,但隨著出國成本降低,外派吸引力也變低,有些年輕人選擇當自媒體或旅遊部落客,出國還能賺錢。

晶華國際酒店房務部副協理王羿云說,很多人誤以為房務在飯店的各種工作中可能比較低階,加上每天走來走去的勞動體力相對辛苦,有些房務沒多久就去生產線當作業員,也有年輕人一邊當房務,一邊摸索職涯方向,2、3年之後,當職涯方向比較明確時就會轉換跑道。

王羿云分享,滿多前同事去做美髮、美甲、業務、或作業員,也有人內轉到資訊部,並坦言,房務這份工作確實需要體力,公司一定會教導每位員工正確動作,也會提供護腰、手套等等,幫員工照顧健康,避免不小心閃到腰、拉傷手等職業傷害。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