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大缺工/解方:善用中高齡、自動化技術

全台大缺工/解方:善用中高齡、自動化技術
針對全台大缺工,學者提出6大解方,如應用AI與自動化技術。圖為送物機器人,可遞送備品至客房。(圖/記者康仲誠攝)

[NOWnews今日新聞] 百萬大缺工成為常態!據104人力銀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月工作機會數達104.2萬,年增4.2%,已連續9個月衝破百萬大關,因應疫後缺工危機,台灣可以怎麼做?台師大科技人資系優聘副教授孫弘岳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提出6大解方,盼企業、政府能夠務實面對缺工問題。

《NOWnews今日新聞》日前採訪學者專家,整理出7大缺工原因,包括少子化、低薪、工作選擇多樣化、工作價值觀改變、企業不用中高齡勞工、產業未能轉型、新科技降低資訊不對稱等。

對此,孫弘岳提出6大解方,其他專家學者也有提出相關看法。

解方1:善用中高齡勞動力資源

提高中高齡勞工的勞動參與率是緩解人力缺口的重要途徑。透過制定對中高齡勞工友善的政策、提供再培訓機會,以及改變企業和社會對中高齡勞工的態度和認知,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勞動潛力。

104中高齡人力銀行總經理吳麗雪提到,「人去適應工作職務的時期已過,未來是工作流程來適應人的時代」,建議企業導入中高齡5步驟,從招募公開「歡迎中高齡」開始;重點放在軟體的改善,尤其以文化氛圍教育為重點;職務工作內容的拆解與再設計;善用輔具、規劃分齡合宜的培訓計畫;實踐「3心6力5友善」(同理心、了解中高齡6大生理退化、5大面向友善)法則,無論是彈性工時或是福利制度執行,都需要傾聽各場域回饋聲音,並給予正向回應。

解方2:應用AI與自動化技術減輕勞動需求

利用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減少對低技能勞動力的依賴,並提高生產效率。這同時也能釋放人力資源,讓他們投入更有價值和更具挑戰性的工作。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也說,現在許多餐廳推雲端點菜、機器人送餐,也有超商嘗試推出無人超商,讓消費者自己刷條碼結帳,建議旅宿業應向同為內需型產業的餐飲業、零售業看齊,朝自動化、無人化發展,調整人力策略。

解方3:工作再設計因應中高齡人力與人機協同

通過工作再設計,可以創造出適合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勞工,以及人工智慧和人力協同工作的環境,例如,重新分配工作任務,提供多元化的工作模式和學習機會。

MUJI無印良品的門市人員就藉由分區工項,減少中高齡人才爬高、蹲站及搬重,重視SOP程序及團隊內青銀協作與分工;石二鍋的工作以「速度」和「複雜度」標準,將內場工作站和外場服務都分類在4個象限中,找出適合中高齡人才易上手的職務、依序學習;老爺酒店則將一人工作任務拆解後再重組,將重複性高、簡單、可獨力完成的部分房務工作和部分餐飲服務交給中高齡夥伴共同完成。

解方4:施行彈性工作制度、改善職場文化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