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生醫推動永續再獲獎 首座光電儲能球場

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右)與頒獎人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左)合影。(圖/台塑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台塑生醫長年深耕ESG,透過轉投資事業實現金屬、塑膠與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同時在能源韌性、社會參與也持續突破。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台塑在偏鄉建置全台首座光電儲能球場,結合發電、防災以及體育,更在高雄打造首座工業遺址文化公園,把昔日石化產業轉化成公共空間、增加在地連結。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將永續視為不可動搖的核心價值,包括2024年投入2,000萬元於屏東石門國小建置全台首座光電儲能球場,結合綠能發電、防災儲能、體育應用,每年發電9萬度、減碳45公噸,惠及在地師生、部落居民逾1,300人,在建構能源韌性的同時,融合「健康」與「永續」,推動台塑生醫的預防醫學理念,成為偏鄉推動能源轉型的創新示範。
在社會參與方面,王瑞瑜說,台塑生醫每年支持高雄「王氏昆仲公園」文化推廣計畫,將昔日石化產業轉化為高雄首座工業遺址文化公園,讓城市留住珍貴的產業記憶,已導入市集、餐飲與文創品牌,結合公益、文化保存、土地活化,成功打造出兼具地方特色與自給自足能力的城市公共空間。
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指出,旗下虹京資源公司以循環再生的技術,構築出「煉油廢觸媒稀有金屬再生」及「氨氮廢水資源化處理」兩大核心競爭力,成功「轉廢為寶」。截至2024年回收釩鐵超過269萬公斤,形同可建造1,168萬坪房屋的鋼筋;同時回收三氧化鉬逾568萬公斤,足以製造11.4億個保溫杯;高氨氮廢水處理效率於99%、氯化銨回收率65%,減少環境負擔,也強化國內供應鏈韌性。
劉慧啟表示,台塑水科協助高耗水產業落實節水,每年管理冷卻系統循環水量達43.4億公噸,每滴水平均循環使用達9次以上,協助業主每年節省超過120萬公噸水資源,相當於130萬人一整年飲水需求。台塑便利家在全台設置逾350座洗衣精與洗碗精補充站,減少的一次性包裝約可替代上萬個洗劑塑膠瓶,並設置寶特瓶回收機,將回收料再製為衣物與鞋材。
台塑生醫今年獲得國內公信力的企業永續指標「天下永續公民獎」,小巨人組第5名。台塑生醫自2022年首次入榜以來,持續將「永續」融入企業DNA,今年第四度獲獎創下歷年最佳成績,象徵台塑生醫在追求營運成長的同時,仍堅定實踐對社會與環境的承諾。
相關新聞
台塑運動會7年後再度回歸!吳嘉昭:過剩產能傾銷 轉型迫在眉睫
台塑四寶10月營收下滑 股價全面勁揚暖身迎運動會
台塑吳嘉昭首主持 停辦7年運動會週六開跑、器捐受贈者也加入
- 記者:nownews
- 更多財經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