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血壓 遠離腦中風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神經部 黃偉師醫師
高血壓的定義是血壓高於140/90毫米汞柱(mmHg)。臺灣約有430萬人罹患高血壓,但近半數的患者根本不知自己已有高血壓。高血壓是引起腦中風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沒有高血壓者的2.4倍。根據統計,8成的初次腦中風、7成的初次心肌梗塞與9成的心臟衰竭等,都與高血壓相關。

不過,高血壓患者也不必懷憂喪志,只要血壓控制好,就能減少4成腦中風的機率。2002年國際醫學著名期刊刺胳針(Lancet)發表,收縮壓降低2mmHg,可降低10%腦中風的死亡率。另根據UK-TIA trial的數據,收縮壓降低10mmHg,可降低腦中風復發機率28%;舒張壓降低5mmHg,可降低腦中風復發機率34%。PROGRESS的研究則顯示,收縮壓/舒張壓降低12/5mmHg,可降低腦中風復發機率43%。因此,好好控制血壓,是預防腦中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4成高血壓患者沒有量血壓的習慣
問題在於國人普遍存有高血壓不會致死的錯誤觀念,治療態度不夠積極。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資料指出,台灣430萬高血壓患者中,男性僅21%、女性僅29%,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40、舒張壓90mmHg以下的目標值。此外,臺灣有4成患者沒有量血壓的習慣,渾然不知自己的血壓過高。
在此呼籲男性45歲、女性55歲後,應該每天在「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血壓。清晨因血液凝固度高與交感神經刺激,血壓變化劇烈,晨間血壓若飆高,容易中風;夜間正常的收縮壓與舒張壓,應比日間減少10-20%,此時血壓若過高,引發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妥善控制危險因子才能預防腦中風
世界腦中風日及腦中風年會指出,每個人一輩子腦中風的機率為「1/6」。腦中風是世界上造成死亡及殘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腦中風存活者中,約有75%會遺留不同程度的殘障;腦中風也是臺灣引發失智症第二常見的原因,帶給個人、家庭及社會極大的負擔(中風病人僅20%會完全復原)。
所以,大家必須高度重視腦中風的威脅,而避免腦中風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危險因子。腦中風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吸菸、心律不整、頸動脈狹窄等,設法控制這些危險因子,是預防腦中風的基本原則。
請注意中風的5個可能徵兆!
腦中風的定義是灌注腦部的血管發生病變,致使腦血管突然阻塞(缺血性腦中風)或破裂(出血性腦中風),腦部組織因而缺氧,功能喪失,出現局部神經學症狀,例如半身無力癱瘓、麻木或意識障礙、昏迷。
根據美國中風學會所提供的中風可能徵兆,有以下5種:
半邊臉頰及手腳,麻木或無力。
口齒不清或不能言語、或無法了解別人的言辭。
突然感覺光線黯淡,尤其是只有一邊的眼睛視覺模糊,或逐漸失去視覺。
高血壓的定義是血壓高於140/90毫米汞柱(mmHg)。臺灣約有430萬人罹患高血壓,但近半數的患者根本不知自己已有高血壓。高血壓是引起腦中風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沒有高血壓者的2.4倍。根據統計,8成的初次腦中風、7成的初次心肌梗塞與9成的心臟衰竭等,都與高血壓相關。

不過,高血壓患者也不必懷憂喪志,只要血壓控制好,就能減少4成腦中風的機率。2002年國際醫學著名期刊刺胳針(Lancet)發表,收縮壓降低2mmHg,可降低10%腦中風的死亡率。另根據UK-TIA trial的數據,收縮壓降低10mmHg,可降低腦中風復發機率28%;舒張壓降低5mmHg,可降低腦中風復發機率34%。PROGRESS的研究則顯示,收縮壓/舒張壓降低12/5mmHg,可降低腦中風復發機率43%。因此,好好控制血壓,是預防腦中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4成高血壓患者沒有量血壓的習慣
問題在於國人普遍存有高血壓不會致死的錯誤觀念,治療態度不夠積極。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資料指出,台灣430萬高血壓患者中,男性僅21%、女性僅29%,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40、舒張壓90mmHg以下的目標值。此外,臺灣有4成患者沒有量血壓的習慣,渾然不知自己的血壓過高。
在此呼籲男性45歲、女性55歲後,應該每天在「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血壓。清晨因血液凝固度高與交感神經刺激,血壓變化劇烈,晨間血壓若飆高,容易中風;夜間正常的收縮壓與舒張壓,應比日間減少10-20%,此時血壓若過高,引發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妥善控制危險因子才能預防腦中風
世界腦中風日及腦中風年會指出,每個人一輩子腦中風的機率為「1/6」。腦中風是世界上造成死亡及殘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腦中風存活者中,約有75%會遺留不同程度的殘障;腦中風也是臺灣引發失智症第二常見的原因,帶給個人、家庭及社會極大的負擔(中風病人僅20%會完全復原)。
所以,大家必須高度重視腦中風的威脅,而避免腦中風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危險因子。腦中風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吸菸、心律不整、頸動脈狹窄等,設法控制這些危險因子,是預防腦中風的基本原則。
請注意中風的5個可能徵兆!
腦中風的定義是灌注腦部的血管發生病變,致使腦血管突然阻塞(缺血性腦中風)或破裂(出血性腦中風),腦部組織因而缺氧,功能喪失,出現局部神經學症狀,例如半身無力癱瘓、麻木或意識障礙、昏迷。
根據美國中風學會所提供的中風可能徵兆,有以下5種:
半邊臉頰及手腳,麻木或無力。
口齒不清或不能言語、或無法了解別人的言辭。
突然感覺光線黯淡,尤其是只有一邊的眼睛視覺模糊,或逐漸失去視覺。
- 記者:中亞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