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在不安心 還我太平腎世

撰文.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臨床營養科 蔡佩嘉營養師

40多歲的林女士,去年健康檢查發現右邊腎臟有1顆小小的腎結石,由於沒有症狀,所以醫師要她多喝水、多運動、不要憋尿,看看結石能否自然排出,並要定期回診追蹤。回家後,鄰居告訴她,菠菜和豆腐千萬不可以一起吃,否則腎臟會長結石,令她懷疑是不是自己過去經常犯了這個禁忌,所以才有了腎結石。

石在不安心 還我太平腎世

上述飲食迷思時有所聞,很多民眾也因而對豆製品心生畏懼,其實腎結石並不會因為攝取豆製品而在體內滋長。那麼應該如何透過正確飲食來預防腎結石或避免腎結石反覆發生呢?

3種腎結石的飲食建議

腎結石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隨著尿液中各種成分的濃度及酸鹼度不同,形成的結石種類也會有所不同,最常見的就是草酸鈣結石,其他還有高尿鈣結石與尿酸結石等。

這3種腎結石的飲食建議如下:

草酸鈣結石

避免高草酸食物

富含草酸的飲食易導致尿液中草酸濃度顯著增加,有草酸鈣結石的人,每天草酸攝取量應少於50毫克,因此必須限制高草酸食物的攝取(例如吃了半碗馬鈴薯或草莓10顆就會超過限量),中草酸食物可適量攝取但每日不可超過2-3份。(表1)


石在不安心 還我太平腎世


避免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

維生素C經人體代謝後的產物為草酸,若維生素C攝取過量,尿液中的草酸濃度增加,可能導致高草酸尿症,長結石的機率隨之升高。衛生福利部建議,成年人每日維生素C的攝取量為100毫克,而吃天然蔬果即可滿足身體所需,因此切勿隨意服用高劑量的維生素C補充劑。研究顯示,每日維生素C攝取量大於1000毫克會增加結石的風險。

攝取足夠的鈣質

飲食中的鈣在腸道裡會與草酸結合,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草酸鈣,再經由糞便排出,因此可以減少草酸的吸收。尿液中的草酸濃度與膳食鈣的攝取量成反比,當鈣質攝取量減少,尿液草酸濃度升高,腎結石形成的風險就會增加。成年人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但國人普遍有鈣質攝取不足的現象,因此不宜限制飲食中鈣質的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有小魚乾、牛奶、起司、芥藍菜、黑芝麻等。

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6

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6,可以減少體內的草酸形成,避免尿液中草酸濃度提高。維生素B6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全穀根莖類、瘦肉、鮭魚、鮪魚、豆類,蔬菜中的青花菜、白花椰菜及水果中的香蕉、芒果、小番茄等。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