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爾蒙陽性早期乳癌可望治癒!細胞週期抑制劑避險治療,幫助降低復發轉移風險,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醫師,我的早期乳癌是不是做完手術就不用擔心了?」張女士問。
「雖然做完根除手術清除掉腫瘤,但因為全身血液循環中可能有肉眼看不見的殘存癌細胞,所以需要接受術後輔助性藥物治療,降低未來復發轉移的風險喔。」醫師說。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約有18000個新案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陳芳銘醫師指出,根據腫瘤的特性,乳癌可區分成荷爾蒙陽性乳癌、HER2乳癌、三陰性乳癌等亞型,其中以荷爾蒙陽性乳癌最為常見,約佔有65%,HER2乳癌約占20-25%,三陰性乳癌約占10-15%。

早期乳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醫師會視狀況進行部分乳房切除或全乳房切除,並搭配前哨淋巴結切片或進行淋巴結廓清。後續再根據病理報告乳癌亞型決定術後輔助治療的組合,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及免疫治療等。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提升預後,但是早期乳癌患者在術後也不能大意,必須注意復發風險。陳芳銘醫師提醒,高復發風險之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HR+/HER2-)約有20%至30%會復發,可善加利用各種術後輔助治療降低復發的風險。
患者務必配合醫師的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性藥物治療。陳芳銘醫師說,早期乳癌的治療目標是追求治癒,至於乳癌復發、轉移後,治療目標便會調整為延長存活。

一般而言,較年輕的乳癌患者,復發風險會比較高。陳芳銘醫師指出,臨床上可根據幾個條件來評估復發風險,包括淋巴結轉移顆數、腫瘤大小、腫瘤分化程度、Ki-67指數等。
如果淋巴結轉移達4顆以上或是淋巴結轉移在3顆以下同時具有以下其中一個條件,腫瘤大於等於5公分、腫瘤分化程度第三級、Ki-67指數大於20%,便屬於高復發風險族群〔1〕。
淋巴結轉移是最重要的復發風險因子,陳芳銘醫師說,如果乳癌有1至3顆淋巴結轉移,即使服用完五年輔助性賀爾蒙治療,10年復發風險約20%;如果有4至9顆淋巴結轉移,10年復發風險更高達36%。
腫瘤大小會影響復發風險,例如腫瘤在2公分以下,淋巴結沒有轉移,10年的復發風險大概是5%;腫瘤在2公分至5公分之間,10年的復發風險約10%。

乳癌細胞的生物特性亦會影響復發風險,腫瘤組織分化程度較差,復發風險較高。Ki-67指數較高代表癌細胞生長速度較快,轉移或復發的風險也會比較高。
根據乳癌復發風險選用術後輔助治療
- 記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