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咪!天冷泡湯竟暗藏危機 浴池裡「這一個動作」恐害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颼颼,不少人為了暖和身體,喜歡泡湯去,一方面禦寒,一方面兼具放鬆、紓壓、解除疲勞的效果,但泡湯時可有些眉角要注意,國健署就列出6大要項,提醒民眾時間勿超過15分鐘、溫度勿超過40度等,尤其泡湯後千萬不要太快起身,否則恐因暈倒發生意外。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泡湯有6大要項要注意,第一「短時間」,天冷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勿超過15分鐘;然後得要「慢起身」,因為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造成血壓下降,因此,泡湯後勿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溺斃意外。
第三「多喝水」: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份,以免泡湯中間水份流失太多造成體內缺水。第四「看水溫」: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患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度,且千萬不可一下冷水,一下熱水,避免冷熱溫差大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吳建遠強調,由於感覺神經較差,對水溫靈敏度差,要留意水溫,避免燙傷。
吳建遠表示,第五是「避飯後」,因為酒精、麻辣的食物會造成心跳加速,加上熱水刺激,容易導致心臟難以負荷,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建議飯後至少1.5至2小時候再泡湯。第六就是「揪團去」,如果是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若想泡溫泉最好先諮詢個人醫師,民眾泡湯最好有親友陪同,避免單獨泡湯,以免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國健署再次呼籲,民眾在冬天要做好保暖禦寒工作,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著,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民眾如發現自己或親友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有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應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情衝擊醫護「薪」情! 長庚醫院年終5個月+5千紅包略縮水
台灣離「封城」還有多遠? 4階段標準公布!得日確診百例才升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天氣冷颼颼,不少人為了暖和身體,喜歡泡湯去,一方面禦寒,一方面兼具放鬆、紓壓、解除疲勞的效果,但泡湯時可有些眉角要注意,國健署就列出6大要項,提醒民眾時間勿超過15分鐘、溫度勿超過40度等,尤其泡湯後千萬不要太快起身,否則恐因暈倒發生意外。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泡湯有6大要項要注意,第一「短時間」,天冷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勿超過15分鐘;然後得要「慢起身」,因為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造成血壓下降,因此,泡湯後勿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溺斃意外。
第三「多喝水」: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份,以免泡湯中間水份流失太多造成體內缺水。第四「看水溫」: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患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度,且千萬不可一下冷水,一下熱水,避免冷熱溫差大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吳建遠強調,由於感覺神經較差,對水溫靈敏度差,要留意水溫,避免燙傷。
吳建遠表示,第五是「避飯後」,因為酒精、麻辣的食物會造成心跳加速,加上熱水刺激,容易導致心臟難以負荷,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建議飯後至少1.5至2小時候再泡湯。第六就是「揪團去」,如果是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若想泡溫泉最好先諮詢個人醫師,民眾泡湯最好有親友陪同,避免單獨泡湯,以免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國健署再次呼籲,民眾在冬天要做好保暖禦寒工作,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著,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民眾如發現自己或親友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有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應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情衝擊醫護「薪」情! 長庚醫院年終5個月+5千紅包略縮水
台灣離「封城」還有多遠? 4階段標準公布!得日確診百例才升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新聞關鍵字:
口罩、 泡湯、 糖尿病
‧ 泡湯 、 民眾 、 時間 、 超過 、 發生 、 意外 、 造成 、 避免 、 注意 、 國健署 、 溫度 、 起身 、 吳建遠 、 溫泉 、 導致 、 血管 、 水溫 、 中風 、 天冷 、 匯流 、 新聞網 、 報導 、 禦寒 、 大要 、 15 、 分鐘 、 40 、 尤其 、 暈倒 、 疾病 、 不宜 、 水份 、 糖尿病 、 一下 、 熱水 、 心肌 、 梗塞 、 飯後 、 心臟 、 最好 、 親友 、 錯失 、 黃金 、 保暖 、 出現 、 心臟病 、 症狀 、 href 、 https 、 cnews‧ 長庚醫院 、 新聞網 、 民眾 、 水溫 、 泡湯 、 禦寒 、 錯失 、 一下 、 血管 、 不宜 、 國健署 、 水份 、 台灣 、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 、 時間 、 匯流 、 中風 、 梗塞 、 com 、 心肌 、 發生 、 報導 、 避免 、 糖尿病 、 溫泉 、 分鐘 、 Pexels 、 溫度 、 意外 、 注意 、 熱水 、 吳建遠 、 最好 、 造成 、 起身 、 導致 、 暈倒 、 心臟病 、 台北 、 陳鈞凱 、 出現 、 匯流新聞網 、 尤其 、 疾病 、 超過 、 心臟 、 親友 、 黃金 、 症狀 、 保暖‧ Pexels
- 新聞來源:匯流新聞網
- 更多健康新聞 »
‧
泡湯
、
民眾
、
時間
、
超過
、
發生
、
意外
、
造成
、
避免
、
注意
、
國健署
、
溫度
、
起身
、
吳建遠
、
溫泉
、
導致
、
血管
、
水溫
、
中風
、
天冷
、
匯流
、
新聞網
、
報導
、
禦寒
、
大要
、
15
、
分鐘
、
40
、
尤其
、
暈倒
、
疾病
、
不宜
、
水份
、
糖尿病
、
一下
、
熱水
、
心肌
、
梗塞
、
飯後
、
心臟
、
最好
、
親友
、
錯失
、
黃金
、
保暖
、
出現
、
心臟病
、
症狀
、
href
、
https
、
cnews
‧
長庚醫院
、
新聞網
、
民眾
、
水溫
、
泡湯
、
禦寒
、
錯失
、
一下
、
血管
、
不宜
、
國健署
、
水份
、
台灣
、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
、
時間
、
匯流
、
中風
、
梗塞
、
com
、
心肌
、
發生
、
報導
、
避免
、
糖尿病
、
溫泉
、
分鐘
、
Pexels
、
溫度
、
意外
、
注意
、
熱水
、
吳建遠
、
最好
、
造成
、
起身
、
導致
、
暈倒
、
心臟病
、
台北
、
陳鈞凱
、
出現
、
匯流新聞網
、
尤其
、
疾病
、
超過
、
心臟
、
親友
、
黃金
、
症狀
、
保暖
‧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