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0個新生兒就有3人罹蠶豆症!不注意恐致命 醫列「禁忌藥品與食物」清單:苦瓜也別碰

每100個新生兒就有3人罹蠶豆症!不注意恐致命 醫列「禁忌藥品與食物」清單:苦瓜也別碰

台灣每100個新生兒中,約有3人罹患蠶豆症,婦科權威醫師李茂盛表示,蠶豆症屬於遺傳性疾病,臨床觀察以客家族群發生率較高,在飲食上,禁忌眾多,部分蠶豆症爸爸或媽媽不希望下一代承受一樣的痛苦,因此,選擇以人工試管方式,在早期胚胎時篩檢出無此致病基因,則可避免遺傳給下一代。

蠶豆症只要避開蠶豆就沒事嗎?

李茂盛說明,蠶豆症正式名稱為G6PD缺乏症(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脢缺乏症),一旦食用或接觸到某些成分或物品,如:蠶豆、樟腦丸、紫藥水、黃胺劑、解熱鎮痛劑及氧化性藥物,就會造成體內紅血球破裂,造成人體溶血反應,嚴重時可能導致身體組織缺氧壞死,危及性命。

李茂盛指出,蠶豆症是基因異常而導致的先天性代謝異常遺傳疾病,基因病變位置在第23對性染色體的X染色體上,由於男性只有1個X染色體,一旦X染色體缺陷,就會罹患蠶豆症,因此,盛行率高於女性。

一般建議,有蠶豆症家族史的孕婦,如果無法確定胎兒是否為蠶豆症寶寶,在懷孕與哺乳期間須避免會引起氧化壓力的食物及藥物,以防藥物穿透胎盤影響到胎兒,或透過乳汁影響。

自民國74年起,衛福部規定所有新生兒需在出生48小時後接受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當中包含蠶豆症的檢測,2週後可得知篩檢結果。

6大預防蠶豆症發作重要事項

衛福部國健署則提出6大預防蠶豆症發作的重要事項:

1.不隨意服藥,所有藥物均需經由醫師處方。

2.應避免吃蠶豆或其製品(如蠶豆酥);不要在衣櫥及廁所放樟腦丸(臭丸);需注意使用龍膽紫(紫藥水),危險性較高。

3.使用含薄荷醇的產品,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4.不推薦使用尤加利樹精油。

5.注意是否有黃疸或貧血(臉色蒼白)或尿液呈暗紅色或茶色等急性溶血症狀。

6.看病時,應主動告訴醫護人員自身或小孩患有蠶豆症。

蠶豆症患者發生溶血反應相關症狀

大林慈濟醫院藥學部藥師郭孟璇表示,蠶豆症患者如食用或接觸可能導致溶血的物質,就會出現疲倦、食慾差、心律過快、呼吸急促、臉色蒼白、全身黃疸(眼白及皮膚變黃)、尿液呈現可樂色或茶色,嚴重時,呼吸窘迫、意識不清、休克,需立即就醫。

蠶豆症患者藥物食物禁忌清單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