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胃不適要做!醫點名「6種情況」都需照胃鏡 50歲以上合併1跡象癌風險激增

一名50多歲的病人張先生,在近幾個月來,經常感到胸口有灼熱感和胃痛。他吃了許多止痛藥和市售的胃藥,但是症狀仍然沒有改善,於是到診所就醫。
胃鏡檢查 揪出潰瘍
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分享,張先生有出現典型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所以建議他進行胃鏡檢查。起初他有些害怕,但經過詳細解釋檢查的必要性和過程後,他同意接受胃鏡檢查。透過胃鏡檢查,除了胃食道逆流之外,還發現張先生胃中有幾處潰瘍,並開立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給他服用。

胃鏡檢查是什麼?
鄭泓志說明,胃鏡檢查全名為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是一種醫學診斷工具,用於觀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腸的內部狀態。醫生透過口腔插入一根細長、有彈性的管子,稱為內視鏡。這根內視鏡會從口腔進入,經由食道至胃,再到幽門及十二指腸,之後回到胃部將胃的上半部(胃底部)也檢查清楚,在離開胃之前,會抽掉胃內多餘的空氣,最後退出時再次檢查食道,待胃鏡抽出即完成檢查。

什麼情況要做胃鏡檢查?
在以下6種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胃鏡檢查:
1、持續的胃部不適:若長時間受到胃痛、胃酸逆流、食慾不振或體重下降等問題困擾,並且找不出原因,這時候,就可能需要進行胃鏡檢查。
2、上消化道出血:若有黑便、帶血的嘔吐物或是出現貧血等症狀,這些情形可能需要進行胃鏡檢查。
3、無法解釋的消瘦或體重下降:如果體重無緣無故地下降,或者明顯消瘦,這也是需要考慮接受胃鏡檢查的情況。
4、懷疑有胃或十二指腸的潰瘍、炎症、息肉或癌症的跡象:這些都可能需要進行胃鏡檢查以確認診斷。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