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低、維生素C爆表!1圖揭「各品種芭樂最佳食用時機」 愛吃口感軟選這2種

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芭樂的熱量每100克平均38大卡,遠低於白飯的熱量(每100克183大卡)。農業部農糧署在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貼出「芭樂圖鑑」,表示台灣常見的芭樂品種可依口感脆/軟程度分為兩大類,兼具熱量低、具飽足感,富含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等營養,不同品種各具特色。
春秋兩季 芭樂吃起來的口感不同
農業部在臉書表示,大家普遍都叫芭樂,但「番石榴」是芭樂的正式名稱!台灣的一年四季都有生產芭樂,主要產地在高雄、彰化、台南等縣市。番石榴咬起來清脆爽口,含高量的維生素C,營養豐富,更具高抗氧化力,好處多多。不同月份的番石榴,外觀上也會有點不一樣。
.3、4、5月
此季節的果肉會較薄,外觀摸起來較光滑,果實的果臍較大,表面上會有明顯線痕,清甜好吃。
.9月-2月
此時越來越接近涼爽天氣,雨水逐漸減少,氣溫漸漸下降,進入番石榴品嚐的最佳時節,果肉會較厚,果臍較小,外觀表面凹凸,口感嚐起來爽脆十足。選購番石榴的時候,可以觀察看看外觀上的差異唷。

▲春秋兩季芭樂口感不同。(圖/擷取自農業部臉書)
芭樂兩大派系 清脆、軟Q各有支持者
農糧署表示,台灣常見的芭樂品種可依口感脆/軟程度分為兩大類:
.清脆爽口:
包含帝王拔、珍珠拔、彩虹拔、水晶拔、珍翠等。其中珍珠拔為台灣主要栽培品種,占比約95%以上。
.軟Q香甜:
採收後會軟熟轉色、口感較軟的品種,包括宜蘭特色的紅肉拔及中山月拔。宜蘭紅肉拔通常於7-8分熟、果皮略帶淺綠時採收後熟後轉為黃色;中山月拔(東山月拔)則多於9分熟、果皮轉淡黃色時採收,雖然果實較小,但香氣濃郁。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