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雞胸肉打開就吃?營養師警告「4習慣」恐害肉毒桿菌中毒 豆製品也要注意

增肌減脂好夥伴「真空即食舒肥雞胸」,不論忙碌上班族還是健身控都愛用它補蛋白質,方便又快速。很多人看到包裝上寫著「打開即可食用」就直接吃,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如果製作過程有衛生疑慮+食用前沒充分加熱,就可能有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的風險!
肉毒桿菌毒素為神經毒,若中毒恐會有以下症狀:
.輕微期:食慾不振、腹瀉、腹痛及嘔吐等 類似腸胃炎的症狀
.中度期(侵犯到末梢神經):視力模糊、瞳孔放大或無光反射、顏面神經麻痺
.嚴重期:呼吸障礙(死亡率高達30-60%)

肉毒桿菌喜歡低酸性、高蛋白質、缺氧的環境
以下食物若污染到肉毒桿菌,再加上不良的儲存條件,就易滋生更多的肉毒桿菌!
.高蛋白質食品:肉製品、水產品、香腸、豆製品
.低酸性厭氧食品:罐頭、香腸、火腿、真空包裝豆乾、自製醃製蔬果等

如何預防肉毒桿菌中毒?
.冷藏4℃以下 保持新鮮
要注意購買的店家是否有將食品保存於4℃以下的冷藏設備,溫度夠低可降低肉毒桿菌滋生
.食用前中心溫度74°C
真空食品買回家後,應依標示保存並確實加熱,確保溫度與時間足夠,避免肉毒桿菌滋生
.有異味、外觀膨脹立即丟
若發現真空食品的外觀有不明液體氣泡或奇怪的顏色、味道,請不要購買也不要吃,以防吃入肉毒桿菌毒素而導致中毒
.避免反覆冷凍退冰
食材每次退冰都會讓細菌快速繁殖,再度冷凍無法完全殺菌,反而容易造成腐敗或食安風險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雞胸肉輸了!營養師曝「雞肉這1部位」更低脂,還很嫩 小心雞翅比雞腿胖
·生雞肉下鍋煮前要沖洗嗎? 專家曝「正確處理方式」:一直以來都做錯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