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真的有用律動機嗎?是謠傳嗎?
作者:簡志龍醫師 / 學經歷與簡介
-陽明大學醫學系,美國哈佛大學公衛碩士,英國亞伯丁大學博士班
-曾獲行政院衛生署醫療獎章
-前瑞士諾華藥廠醫學部部長,美國肥胖醫學會醫師、前臺中榮總家醫科主治醫師
-現任鈞安診所院長
-著作「背痛怎麼辦,需要手術嗎?」、「律動療法」、「水平律動療法」
太空人真的有用律動機嗎?是謠傳嗎?
江湖一直傳言蘇聯科學家發明垂直律動機,透過律動訓練,蘇聯太空人波利亞科夫(Valery Polyakov,也是位醫師),得以解決無重力狀態下太空人的肌肉與骨質流失,在1994年1月8日至1995年3月22日,在和平號太空站停留437天18小時,完勝美國太空人的記錄300天。
我也將此資料寫在我的書「律動療法」中,最近在市場大熱門的家用型律動機「iNO太空人律動機」也標榜太空科故事。但有讀者來信懷疑說那只是謠傳,因為他沒有找到證據。的確, 由於年代久遠,而且蘇聯資訊封閉,我也沒有當時的文獻或像片來佐證。

(創造單次停留太空最久的世界記錄437天,蘇聯太空人波利亞科夫醫師)
但我說律動是太空科技,可不是胡謅亂蓋的,我們就來看看證據。
歐洲航空署ESA與蘇聯太空署一直有合作關係。所以同年1995年的歐洲和平號太空站計畫「EUROMIR95」,歐洲航空署將太空人送到和平號太空站,待了179天。
報告由倫敦大學的古許普分析,他發現沒有做律動運動的跟骨骨質密度下降7%,而做律動的維持不變。(Goodship AE,1998)
俄歐的超越讓美國如梗在喉,但直到2001年才有突破。美國太空總署NASA科學網頁上刊登一篇叫「好振動」(Good vibration)的文章。
標題是「由美國太空總署資助的研究發現一種新的治療可能反轉太空人在太空的骨質流失。」內容是介紹太空人在無重力下無可避免的流失骨質與肌肉,需要運動改善,當局曾嘗試用各種新奇的設備如跳躍,彈力與繩帶等提供類似重力的阻力運動,而且要求太空人每天做兩小時,但卻都無法阻止骨頭肌肉之萎縮。
-陽明大學醫學系,美國哈佛大學公衛碩士,英國亞伯丁大學博士班
-曾獲行政院衛生署醫療獎章
-前瑞士諾華藥廠醫學部部長,美國肥胖醫學會醫師、前臺中榮總家醫科主治醫師
-現任鈞安診所院長
-著作「背痛怎麼辦,需要手術嗎?」、「律動療法」、「水平律動療法」
太空人真的有用律動機嗎?是謠傳嗎?
江湖一直傳言蘇聯科學家發明垂直律動機,透過律動訓練,蘇聯太空人波利亞科夫(Valery Polyakov,也是位醫師),得以解決無重力狀態下太空人的肌肉與骨質流失,在1994年1月8日至1995年3月22日,在和平號太空站停留437天18小時,完勝美國太空人的記錄300天。
我也將此資料寫在我的書「律動療法」中,最近在市場大熱門的家用型律動機「iNO太空人律動機」也標榜太空科故事。但有讀者來信懷疑說那只是謠傳,因為他沒有找到證據。的確, 由於年代久遠,而且蘇聯資訊封閉,我也沒有當時的文獻或像片來佐證。

(創造單次停留太空最久的世界記錄437天,蘇聯太空人波利亞科夫醫師)
但我說律動是太空科技,可不是胡謅亂蓋的,我們就來看看證據。
歐洲航空署ESA與蘇聯太空署一直有合作關係。所以同年1995年的歐洲和平號太空站計畫「EUROMIR95」,歐洲航空署將太空人送到和平號太空站,待了179天。
報告由倫敦大學的古許普分析,他發現沒有做律動運動的跟骨骨質密度下降7%,而做律動的維持不變。(Goodship AE,1998)
俄歐的超越讓美國如梗在喉,但直到2001年才有突破。美國太空總署NASA科學網頁上刊登一篇叫「好振動」(Good vibration)的文章。
標題是「由美國太空總署資助的研究發現一種新的治療可能反轉太空人在太空的骨質流失。」內容是介紹太空人在無重力下無可避免的流失骨質與肌肉,需要運動改善,當局曾嘗試用各種新奇的設備如跳躍,彈力與繩帶等提供類似重力的阻力運動,而且要求太空人每天做兩小時,但卻都無法阻止骨頭肌肉之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