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質疏鬆日】骨鬆幾乎無感卻有致命風險!變矮也是警訊,補鈣以外3招增骨密

【世界骨質疏鬆日】骨鬆幾乎無感卻有致命風險!變矮也是警訊,補鈣以外3招增骨密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WHO將「世界骨質疏鬆日」定為每年的10月20日,為提醒民眾重視骨質疏鬆,台中光田骨科醫師嚴可倫改編鄧麗君經典歌曲《我只在乎你》,用歌聲與影片提醒民眾「骨質疏鬆無症狀,記得驗骨密度」、「補鈣和維生素D」、「運動維持肌力」預防骨質疏鬆症,引起網友分享討論。

嚴可倫醫師唱作俱佳,於臉書專頁PO出「海線骨科最新單曲」《我只在乎你…的骨質與肌力》,用有趣的歌詞提醒民眾,35歲後骨質就會開始流失,且每多10歲,肌肉就會少近一成,因此「當我們慢慢老去,記得驗骨密」,提醒民眾盡速至醫院檢查

骨質疏鬆幾乎無症狀!醫:發現自己變矮要小心,3招居家簡易檢測



骨質疏鬆是指骨骼鈣質流失過多,導致變得脆弱、容易斷裂。根據國健署統計,它不僅是65歲以上長者的常見慢性病,且50歲以上男性,每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症,而女性骨質疏鬆症的比例更是男性的2倍。

北醫附醫骨科部主任吳孟晃解釋,骨質疏鬆症幾乎零症狀,民眾往往發現「身高變矮」才有所察覺。為了讓民眾提早察覺骨鬆跡象,營養師陳嫚羚(嫚嫚營養師)則曾於臉書撰文,提供了居家簡易的測量方式與標準,供民眾參考:


  • 身高變矮≥4cm:與年輕時身高相比,變矮超過4 cm。

  • 頭後枕部與牆壁距離≥3 cm:靠牆站立,肩、臀、後腳跟貼緊牆壁、兩眼自然平視。測量頭後枕部與牆壁的水平距離,正常人應當小於1 cm。

  • 肋骨下緣與骨盆上緣距離≤2 cm:兩手自然平舉站立,測量側面肋骨最下緣與骨盆上緣的垂直間距。正常人應有2~3 指幅寬或大於5 cm。



髖部骨折是骨質疏鬆的大殺手!長期臥床導致併發症



北醫附醫骨科部醫師吳孟晃、王柏堯提醒,骨質疏鬆雖然較無感,但若嚴重到一定程度,當不慎跌倒時就恐引起嚴重骨折。而骨折好發於髖部、脊椎、手腕,其中髖部骨折的危害最大。

髖部骨折除了疼痛外,病患還恐面臨長期臥床,甚至恐併發嚴重併發症,根據東元綜合醫院資料,「老人殺手」髖部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30%,病人死亡多因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包括嗆傷、肺炎、褥瘡、泌尿道感染、下肢靜脈栓塞等。不但需要時間復健,還會有行動受限、生活無法自理等問題,不得不慎。

預防骨鬆鈣質、維生素D怎麼補?太極拳、游泳等運動竟效益不佳



若想預防骨質疏鬆導致骨折等嚴重疾患,嚴可倫醫師幽默地唱道:


  • 當我們慢慢老去,記得驗骨密;補充鈣質別忘了,維他命D

  • 當我們慢慢老去,要維持肌力;深蹲平衡核心,再加點阻力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