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到來天氣轉寒!民眾容易腹瀉 專家:注意腹部保暖

寒露到來天氣轉寒!民眾容易腹瀉 專家:注意腹部保暖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月令72集解》:「9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今(8)日為24節氣中的寒露,代表天氣將由涼爽轉為寒冷,中醫師賴睿昕表示,隨著天氣變化,民眾要逐漸添加衣物,加上秋天是腹瀉多發季節,要多留意腹部保暖。另外中秋以後天氣乾燥,民眾容易有口渴、咽乾、皮膚乾澀等情況,此時多攝取吃甘、淡滋潤的食品,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


幫助身體適應寒冷 添加衣物有技巧


寒露時節的氣溫比白露還低,地面的露水冷到快要凝結成霜了,賴睿昕指出,寒露節氣後寒意猛增,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此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體內之時,養身應以保養陰精為主。



寒露到來天氣轉寒!民眾容易腹瀉 專家:注意腹部保暖

▲白露的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而當露珠寒光四射,代表寒露來臨,氣溫明顯下降。(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俗話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意指白露節氣一過,穿衣就不能再赤搏露體,應注意足部保暖。賴睿昕說,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物,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適度接受一些寒冷可以提高皮膚及鼻黏膜的耐受力。另外,秋季是腹瀉的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早睡早起! 起床前1動作可防血栓形成


民眾起居時間應順應節氣時間調養,賴睿昕引述《黃帝內經》:「秋3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寒露起居應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則可以順應陽氣的舒達。


賴睿昕提到,心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生機率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故血栓容易形成。現代研究證實,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起床前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能預防血栓發生。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