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發燒一定是感冒? 急診科醫師第1線分析常見3病毒

小孩發燒一定是感冒? 急診科醫師第1線分析常見3病毒

【NOW健康 連慧婷/彰化報導】疫情解封後的「免疫債世代」,在兒童急診所見,是以往有季節規律性的傳染病,例如夏季的腸病毒、細菌性腸胃炎,冬季的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腸胃炎,都在2022年底後同時流行。彰基兒童醫院兒科急診醫師提醒家長,勤洗手、避免出入公眾場所、外出多戴口罩,可避免孩童時常生病,而且可延緩「免疫債」。


孩子發燒不一定是感冒! 醫師曝兒童發燒的3大主因


醫師在急診現場的觀察之下,發現今年造成兒童發燒多以3個病毒流行為主軸:


1.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仍存在社區中,但因多數人都曾確診,2度感染也多是輕微發燒和呼吸道症狀等輕症;再者因其他呼吸道病毒盛行,他們大多都以高燒為主要症狀,因此家長反而容易忽略感染COVID-19的可能性,但爸媽們別忘記,COVID-19對嬰幼、高齡及慢性病族群仍有較高的重症疑慮;若家中幼兒有發燒者,建議先快篩再就醫。


2.流行性感冒(Influenza):往年常在冬季傳播的流行性感冒,從2023年春季後反而進入流行期,趨勢在夏季不降反增。但流感本就是秋冬的流行病,很可能在年底又有更大規模流行。青少年常見發燒、肌肉酸痛、倦怠、呼吸道症狀等「類流感症狀」;而幼兒則以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為主。


提醒家長,若家中成人1週內曾發燒,就須考慮是否傳染流感。若篩檢確診流感、或有流感患者接觸史,可及早投予藥物,除了可減少兒童發燒天數,也可減少肺炎、中耳炎、腦炎、心包膜炎等併發症,在嬰幼兒、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兒童尤其重要。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